苏州城,底蕴深厚,可上溯年。
作为吴文化的中心地区,苏州文人辈出,名篇频传。
作为风景优美的经济高地,外来墨客往来之间也留下了许多经典篇章,令人回味不已,其中有些更是选入课本,供孩子诵读学习。
今天咱们来看看,语文课本中出现了哪些“苏州”诗篇,会不会有哪篇勾起你的回忆?
诗词篇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
《枫桥夜泊》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作者凭此留名青史,许多版本的小学教材中都有它的身影,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诗中描述的景象,是外地孩子对苏州的第一印象。寒山寺甚至因此成为游客必打卡景点。
《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
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
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
一千年的苏州是什么模样?
一千年后的我们看不到,看完这首诗,就可以想象得到了。
河网密布,桥梁众多,人家枕河而居,船儿穿梭在大大小小的河巷之中,卖菱卖藕,载绮载罗,几句诗,几个画面,勾勒了一个富足有味、引人向往的姑苏城。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
初看,这首诗似乎与苏州无关,其实这首诗的作者范成大是吴县人,诗中描写的田园生活是切切实实的苏州农家场景。
范成大退休之后,隐居石湖,写了许多田园诗,笔墨着重于故乡的风土人情和田园生活,一派温馨惬意。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
但余钟磬音
——常建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误以为“破山寺”是“破败的山寺”。
其实破山寺,大名叫兴福禅寺,江南名刹,在常熟虞山北麓。寺边有破龙涧,故而俗称破山寺。
文言文篇
《虎丘记》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袁宏道
《虎丘记》是袁宏道游记散文中的名篇。他任职吴县时,六次游览虎丘,辞官之际,故地重游,写下了这篇文章,其中虎丘中秋夜的描绘,令人神往。
《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沈复
《幼时记趣》节选自沈复的《浮生六记》。
沈复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浮生六记》其实写的就是清代苏州人的日常生活。
《幼时记趣》写了他孩童时期的几件趣事,喷烟熏蚊子,把它们当作云中白鹤,趴在草丛里看蚂蚁,把它们当作小兽,并为之复仇,鞭罚吞吃蚂蚁的癞蛤蟆,童趣满满。
《五人墓碑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张溥
入选高中课本的《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的一篇碑文,碑文歌颂了苏州五位烈士的英勇无畏,赞颂了苏州市民敢于向恶势力作斗争的事迹。
五位义士的合葬墓,如今仍在山塘街上。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
《项脊轩志》,文字娓娓道来,学的时候其实并不大明白,长大后才懂里面蕴含的人情深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一往情深,令人唏嘘,至今依然活跃在互联网上的评论与弹幕中。
现代文篇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叶圣陶
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教育家,他写的《苏州园林》,语言浅白,通俗易懂,为初中生打开了了解苏州园林的大门。
课外阅读篇
《红楼梦》
《红楼梦》,四大名著之一,是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书,红楼梦的故事,就是从苏州开始的。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曹雪芹
课本上的苏州,是往日的苏州,如今的姑苏,繁华一如既往,繁华的形式则更为多样。
图:苏茶网、摄图网
“姑苏台上烟花月,宁负春风箫管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