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上大学是很多父母的心愿,因为这意味着孩子能够“光宗耀祖”,将来可以有个好的发展。
虽然他们不知道你在大学具体学了什么,但在父母眼中,孩子的课程应该很专业,能解决生活的很多问题。而实际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远。
因此,每当父母问起一些“奇葩”问题时,孩子总是难以应对,甚至有网友认为“我们怕是上了个假大学吧”。
原来父母眼中,孩子的课程如此专业,你们遇到过吗?
1)“给排水”专业=通下水道
邻居:孩子都这么大了?学啥专业的?
孩子:给排水专业。
邻居:真的吗?我家的下水道正好坏了,你啥时候帮我修一下?
孩子:您可能没听懂我说的话。
邻居:怎么可能?排水不就是通下水道的吗?
孩子:额,好吧,等我学成归来之后,再帮您修。
2)园林设计专业不是“剪树枝”的吗?
有一个同学考上了“园林设计”专业,有一次放假回家,妈妈问她,平时在学校都干什么?而且也不经常回家。
她告诉母亲自己学的是“园林设计”,妈妈脸色一下沉了下来,说:“那以后出来,是不是剪树枝的?孩子,你这个专业能有未来吗?”
朋友一听,心中充满了“问号”,但她放弃了与母亲继续沟通,只是淡定地回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心理学能“看透人心”?
从心理学的发展年限来看,它或许还处于“少年阶段”,刚刚起步不久,因此很多人会产生误解,特别是老一辈的父母,他们对心理学的理解可谓是“千奇百怪”。
我的很多朋友都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每当他们父母问起这个专业时,总是让朋友们不知所措。
其中有一个父亲听到自己孩子学的是心理学时,就直截了当地问孩子:“那你说说,我现在在想什么?”
孩子一听回答道:“爸,心理学又不能看透人心,这是一门科学,是根据科学实验论证的。”父亲可听不进去,无奈地摇摇头,自言自语道:“你的专业怕是白学了。”
诸如此类的对话还有很多,比如有人学机械专业,父母执着地认为,他们可以修理各种家用电器和孩子玩具。
当大家吐槽结束后,我们才发现,原来父母眼中,孩子的课程如此专业,要不是很多人上过大学,还以为我们上了个“假大学”呢。
从父母对孩子专业的误解上来看,我们就知道亲子之间的互动其实很匮乏,很多孩子在长大后,不愿与家人多沟通,觉得父母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你不教他们,他们又如何理解呢?
亲子沟通的桥梁,需要孩子先迈出第一步,然后才是父母的理解支持
傅首尔在《奇葩说》提到,我们总是嫌弃自己的父母,觉得他们已经“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你为何不想想,如果几十年后,你的孩子也这样对你,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每个人都可能被时代所抛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新的东西告诉父母,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共同体会到时代的进步。
因此,对于孩子而言,想让父母理解自己、支持自己,首先得勇敢迈出第一步,和父母主动沟通,或许一次两次他们听不懂,但时间一长,他们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感受到孩子的爱。
很多孩子缺乏的不是智商,而是耐心,特别是在对待父母这件事上,如果你真的很烦,为何不想想当初他们是怎样教你的?
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从你走路开始,父母是跪在地上教你学迈脚的,而如今,你只是与他们沟通,又为何如此厌烦呢?所以沟通吧,让亲子这道桥梁能够顺利通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