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中国园林middot纪念朱钧珍先生从

来源:园林 时间:2022/5/27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从城市普遍绿化谈起

作者简介

朱钧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本刊顾问编委

原文刊登于《中国园林》-01期P7-9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相应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以后,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更为迅速,全国城市植树每年达一亿株左右。城市的边角空地也都变成了公共绿地。在绿地中不仅栽花、植草、种树,还兴建了不少建筑物及其他园林小品,颇具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园林绿化却又面临着一些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挑战。特别是关于我国城市绿化的方针——普遍绿化的问题,更引起同行们的关切。是不是现在还提“普遍绿化”?它的含义确切不确切?怎样才能搞好普遍绿化?以及由此而涉及到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一些问题等等。因此,本文就从城市的普遍绿化谈起。

1

来源

“普遍绿化”一词最早见于文件,是年在全国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万里同志的报告中提出:“目前,在国家城市绿化投资不多的情况下,城市绿化的重点不是先修大公园,而首先是要发展苗圃,普遍植树,增加城市的绿色,......不要把精力只放在公园的修建上,而忽视了城市的普遍绿化。……这是当前城市绿化的主要方针和任务。”年在第一次全国城市绿化会议上,又重申了这一方针。年在第二次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继续贯彻公园绿化与一般绿化相结合的建设方针。”不仅要使城市普遍绿化,还提出了实现城市园林化的根本任务。以后在年的《城市建设工作条例》和及年的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也都把实现普遍绿化作为一项方针。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当时,在济南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加速实现城市园林化的任务,并认为普遍绿化是城市园林化的基础。年2月在全国城市绿化工作会议上提出:“把普遍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绿化部门的工作重点。”

从以上情况看,实行城市普遍绿化一直是作为我国城市绿化的一项方针提出来的。

2

含义

城市普遍绿化的含义,广义的理解为城市范围内一切园林和绿地的植物栽植;而一般习惯所指,则是除公园和风景区以外的城市绿化。它包括居住区、工厂、各类公共建筑物及城市其他环境中的绿化。因而,也有称“环境绿化”的。

在普遍绿化中,尤其应以绿化占城市总用地50%~60%的生活居住用地为主。因为它量大、面广,普遍存在于城市各个地区,是使城市居民直接受益的一种绿化。

普遍绿化意味着在城市中不分地区、不分部门,均匀地分布绿地。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城市的根本性质与布局特点。

3

指标

实现城市普遍绿化应有相应的绿化指标。指标的制定要建立在大量的科学研究基础上。不同性质的单位,其绿化指标是不同的。比如我国第一机械工业部的部颁标准(草案)就曾设想:精密仪器及洁净程度要求高的工厂,其绿地率为30~40%以上,而一般工厂为20%~30%。目前,不少先进绿化单位的绿化覆盖率,已达到其应该绿化面积的90%左右。基木上消灭了10㎡以上的未绿化空地。

从居住区来看,据估计,新建的多层居住小区中,可用于绿化的空地约占居住小区总用地的60%左右。如果说,这些空地基本上都为绿色植物所覆盖,那么,应该说从数量上已达到基本实现普遍绿化的程度了。

从一个城市来看,首先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城市绿化指标,即绿地率在新建城市不低于30%,改建的旧城市不低于25%;城市绿化覆盖率近期为30%,远期为50%。

但是,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水平很低,绿化覆盖率在10%以下的城市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一半。若按绿地率计算就更低了。大多数的单位环境绿化,尤其是量大面广的居住区,还远达不到占应绿化面积90%左右的指标。可以说,实现城市普遍绿化的历史任务并未完成,仍应继续强调把实现普遍绿化作为园林部门的重点工作,切切实实地抓好,而不是一般地号召。

4

实施

普遍绿化的实施带有群众性,这完全符合我国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建设方针。一些城市在普遍绿化中贯彻了这一方针,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合肥市利用集资的办法,不仅把单位环境绿化的投资问题解决了,并建设起来了,而且获得了比由国家投资、专业队伍负责更为有效的管理。

普遍绿化的关键在于维护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与机构。从上海市的居住区绿化来看,大一点的园林绿地设计由园林部门做,宅旁小绿地设计及养护管理由房管部门做,经常的维护管理则发动群众来做。实践证明,上海居住区绿化的水平与效果都是较好的。其他城市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建立合适的体制与机构,采取各自的实施办法。但这一项工作是急需要得到园林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的。

5

以创造自然环境为主

在建筑密集、非生物下垫面覆盖率越来越大、生态平衡日益被破坏的城市环境中,城市人民越来越向往大自然。以自然因素山、水、树、石等为主(而不是以人工建筑物为主)组成的园林绿地,已成为今天新型园林的基本特色。但在当前的园林绿化建设中,特别是在普遍绿化中,有一种仿效“古典园林”的倾向。如在一个小小的工厂花园里,堆满了亭台楼阁与假山水池,耗资甚大,缺乏自然情趣,更难于获得利用绿色植物以改善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原因之一是设计者对我国传统园林绿化的认识,多局限于以建筑为主体控制全园的宫廷园林,或以建筑物占全园比重很大的私家园林为模式。其实,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类型是很丰富的。近年来,一些专家、园林工作者对我国的传统园林与城市绿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汪菊渊教授研究了古代的城市绿化,认为汉代的长安城,由于绿化好,引来了千万只鸟,使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还有同志从清宫档案中查阅到北京西苑(今北海)的土山上铺设草坪数达千平米。许多民间游乐地也都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五千年来,在浩翰如海的文学诗词、绘画中,有关山水树石的描述,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造景的意趣与手法。

城市用地、特别是中心区用地,原有山水树石等自然地貌不一定多。而挖湖、堆山、叠石,耗资太大,但栽种植物则投资较少而收效很大。它不仅改善城市的卫生环境,还可通过植物的四季变化给居民送来鸟语花香。因此,在平坦地上建园,更宜以植物为主,挖池堆山等等只能作为次要的、点缀的手段。当然,在某些特殊的公共建筑庭院里(如高级旅馆等)有时需要再造中国私家园林风格的庭园,那又另当别论了。

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精神需求来看,城市园林绿地应以创造自然环境为主,特别要在植物上多做文章。据调查,新型大公园中植物占地比例,大多为公园总面积的60%~70%以上,可以说,是以植物为主体的,这是从整体及园林意境而言。但并不否定在园林里的某一局部或某一空间,以建筑物为主体或主景。

但是,如果公园里以大型文化宫、大型游乐场为主,占地面积超过公园总面积一半以上的话,那就宜称“文化宫”“游乐场”,而不宜称公园。因为我们中国人对于公园的含义有自己的理解,是不同于外国的。公园里可以搞一些游乐设施,但占地不宜过大。这就提出来一个公园用地比例问题。这个比例的确定,有待于科学研究。主要还是因地制宜,根据设计意图来确定。

小城市与大自然比较接近,居民对大自然的渴求与大、中城市有所不同,或许小城市居民希望在公园里多设置一些文化游乐设施,因此,小城市的绿地指标以及园林的内容、用地比例是与大城市有所不同的。

6

讲求植物配置艺术

城市园林绿化要在植物上多做文章的另一核心问题就是讲求植物配置艺术。这当然必须建立在植物生理、生态的基础之上。我国古代园林基本上由山水园的形式发展而来,其中有不少关于植物造景及配置手法的记述,尤其是在大量的山水诗词文献与绘画艺术中,描述甚丰。随着山水园的发展,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已产生了一套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配置方法与风格。

从中华民族一向爱好大自然来看,反映在园林中有“小中见大”“三、五成林”的植物配置方法。园内的三、五株树,要以大自然的森林为蓝本。园路旁植树,也忌对称与单调,常常创造“林中穿路”“竹中求径”与“花中取道”的山路、竹径、花境的形式。对于观赏植物,多欣赏其自然的姿态,不假人工的修剪。

中国园林的植物配置主要受历代造园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文人山水园及写意山水园受山水风景诗词及绘画乃至哲学思想的影响,往往以比兴的方式,借植物的形象和生态特征进行配置,而逐渐形成一定的程式。如众所周知的,将松、竹、梅配置在一起,喻为“岁寒三友”,以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等等。或者从人们的生活情趣出发,而有“槐荫当庭”(荫)、“移竹当窗”(雅)、“栽梅绕屋”香的配置程式。同时,也很注意生态特征,如水旁栽柳,山上种松等。在庭院中,为与建筑物协调,多对称栽植,孤赏、近赏为主,而在大的园林中,则大片栽植某一种植物形成“林”或“园”。如梅林、杏林......,牡丹园、兰圃、万松岭、海棠坞......,远赏其群体美;或结合传统节气,作一些植物景观的特殊游赏。如重阳节赏菊,春节赏梅等......

所以,中国园林植物配置的民族风格是以地方特色为前提,以生态条件为基础,以造园主题思想为指导而形成的。时代在变,植物配置的风格也要变。过去园林中的草皮不多见,今后则应大力发展。草坪上适当配以小石、小景作为点缀,地形略有起伏,手法上和西方园林的草坪可略有不同。

总之,我国园林植物种类丰富,配置有特色,我们要继承发扬,并批判地应用于今天的园林中。清洁与舒适是产生优美环境的前提。绿色植物是使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文明优美的重要因素,如果说园林是以科学的与艺术的原则来进行创作,而形成一种美的自然与美的生活境域的话,那么,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植物也就不成其为园林了。

为了建造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还需要从环境科学、生态学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并加强对祖国园林遗产深度和广度的研究。使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更迅速地朝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迈进!

END

排版校对|范颖佳

审核|金荷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