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资源 >> 正文 >> 正文

老北京文化潭柘寺和天宁寺塔的建筑特点

来源:园林 时间:2023/3/9
北京荨麻疹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56.html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著名的对联就悬挂在北京西南郊的潭柘寺天王殿。相传潭寺所在地原本是一个深潭内有海眼、潭中有龙居住。华严大师(唐武则天时名僧,住幽州城北、传说他念华严经的时候,整个幽州城都能听见)来此讲经潭中的龙也出来听经,有所感悟愿意舍潭建寺。一夜之间龙飞走了,龙潭成为平地,并且涌出两个吻。后来这两个鸱吻就安置在大雄宝殿主脊上。华严大师也就成为潭柘寺的开山始祖。蓟城地区佛教的流行,可以上溯到西晋时期,潭柘寺就是西晋时所建,为北京最古老的寺庙。

根据清《潭柘山岫云寺志》记载,潭柘寺前身是晋代嘉福寺,距今约有年历史。武则天时寺庙扩建,改名“龙泉寺”;金皇统年间重修后,改名“大万寿寺”。元代及明初都有修建,但历经变乱,寺院破坏得非常厉害。明顺元年间恢复旧名“嘉福寺”。清代康熙、乾隆时期进行大规模重修,又改名“岫云寺”。清代是潭柘寺最为兴盛之时,已经具备今天所见的规模,今日寺内建筑大部分是明清两代遗物。这座千年古寺,前后多次更名,正式名称叫什么似乎早就被人们淡忘,而“潭柘寺”的俗称则千古流传。北京城如果从元大都算起,大约比潭柘寺晚年。

所以北京有句俗话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因为潭柘寺确实比北京城还要古老。潭柘寺在门头沟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9座高大的山峰环绕,从东边数起依次为回龙峰、虎距峰、捧日峰、紫翠峰、集云峰、璎珞峰、架月峰、象王峰和莲花峰;9座山峰拱卫着中间的宝珠峰,潭柘寺就建在宝珠峰南麓。现在的潭柘寺共有房舍间,其中还有间明清时期的建筑保持着原有风貌,是北京郊区最大的寺庙古建筑群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展开、充分呈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规矩、严整、主次分明、层次清晰。唐代武则天时华严和在幽州都督张仁愿的赞助下、购买嘉福寺附近土地、扩建寺院,改名为“龙泉寺”、于是后人将华严和尚视为潭柘寺的开山始祖。

唐武宗灭佛时潭柘寺一度荒废。五代后唐时期,从实禅师来到潭柘寺,铲除荒夷、整修寺院,弘扬禅宗佛法,潭柘寺再度兴盛辽代时幽州地区律宗大盛,禅宗发展缓慢,所以潭柘寺也没有发展。到了金代才步入辉煌时期,皇统元年(年)、金照宗到潭柘寺进香并拨款修寺,赐名“大万寿寺”。元世祖忽必烈之女妙严公主因为想替父赎罪,到潭柘寺出家为尼,今天潭柘寺塔院里还保存着一座妙严大师塔。大雄宝殿是全寺建筑中地位最高的大型建筑。面阔27.4米,进深13.2米,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绿剪檐,上下檐都装饰有斗拱。上下檐明间部位悬挂着“清净庄严”、“福海珠轮”两个金字大匾。

殿前有宽大的站台,正脊两端各有一座巨形碧绿琉璃鸱吻,各系以金光闪闪的鎏金长链。据说康熙皇帝第一次来潭柘寺的时候,看到鸱吻跃跃欲动,大有破空飞走之势,于是命人打造金链子将它锁住。鸱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自然,据说是元代遗物。大殿内正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神态祥和,背后有背光,背光之上雕饰有大鹏金翅鸟、龙女、狮、象、羊、群火焰纹等。佛像下面是石质须弥座,左右两国侧分别立有阿难、迦叶雕像。这些像雕刻精美木质漆金,都是清代遗物。山门里的建筑依地势而上,一个比一个高。中轴线终点是毗卢阁,分上下两层,上层是收藏经书之处,以往只有少数高僧才能进入。

下层供奉五方佛,中央是毗卢遮那佛,两侧是东方阿闳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全寺最高建筑是西路最末端的观音殿,悬挂的“莲界慈航”匾出自乾隆御笔,殿内供奉观音菩萨。站在观音殿前俯视全寺,蓝天白云下是青松、翠柏、红墙、黄瓦,色彩绚丽而和谐,美景尽收眼底。寺院东部是由庭院式建筑组成的方丈院和清朝皇帝行宫,主要建筑有万岁宫、太后宫。院中极为幽静雅致,碧瓦朱栏,流泉淙淙、绿竹葱秀,颇有江南园林意境穿过方丈院之后有一座方形凉亭,乾隆皇帝御笔题额“骑亭”。

旁边有竹林环绕,这种竹子叫龙须竹,绿竹中镶有一条黄色的称为“玉镶金”,金黄色镶有一道绿色的称“金镶玉”,据说是康熙皇帝御赐的罕见品种骑亭坐北朝南,亭内石上雕刻10多厘米宽的水槽,蜿蜒曲折,当泉水流过时,放下带耳的酒杯(羽觞)浮于水上,任其漂浮,酒杯随水流转,止于某人处则取而饮之并且吟诗。汉魏时期有“曲水流觞”的习惯,每年三月三日聚于曲折小溪两旁,用耳杯盛酒放于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停下就饮,借此以修禊禳灾。后人将这一习俗发展、延续下来,并加进新意,凡酒杯流到某人之处,那人就饮酒作诗,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娱乐助兴的游戏。

因此,此亭又名“流觞亭”。潭柘寺前塔院内有各式灵塔70余座。辽、金、元、明、清各代均有,潭柘寺塔林是中国塔林中数量较多的一处,这些僧塔为研究佛教建筑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天宁寺塔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建筑中,塔具有特殊的建筑美感。矗立于宣武区广安门外滨河路天宁寺桥旁的天宁寺塔,就以优美的造型为北京增添不少景色。天宁寺建筑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原名光林寺”,隋代改称“宏业寺”,唐代更名为“天王寺”。辽代在寺院内建塔,元末寺院毁于战火,幸而塔并没有遭到破坏。明初重建改名“天宁寺”。今天的殿堂大多是清代重新修建的,但是塔还是辽代的建筑。天宁寺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

据梁思成先生考证,天宁寺塔的建造年代为辽代大康九年(年)。塔高57.8米,是一座八角形,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整体结构自下而上为基座、平座、仰莲座、塔身、13层塔、塔顶、宝珠塔刹八角形基座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基座每一面以短柱隔成6个壶形龛,内雕狮头。上层略为内收,每面为5个壶门形龛,内有浮雕坐佛,上下层转角处都有浮雕金刚力士像。仰莲座共有3层,上承塔身,塔身四面设有半圆形券门,门两边雕有金刚力士、菩萨、云龙等,雕像造型精美生动。13层密檐部分每层都出檐,下设斗拱,不露塔身,由下而上逐层递减,使整个密檐轮廓呈现出十分漂亮的束腰形,整体造型俊美挺拔,雄伟壮丽,充分表现辽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水平。

天宁寺塔塔身的塑像是按《圆觉经》布置的圆觉道场;塔的建筑和装饰是按《华严经》经义设计,象征大日如来的“华藏世界”;两者结合,显示出辽代尊崇华严宗、融合显教密教的佛教特点。天宁寺塔有两个未解之谜。第一是塔中塔是否存在?天宁寺工作人员表示,古塔很可能是一种“塔中含塔”的奇特建筑样式。辽代工匠们可能是用砖包住原有的木结构塔身,果真如此,那现在的塔身内很可能还包着以前的木塔。不过因为从来没有对古塔进行过大规模修缮,塔中塔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第二是塔下是否有地宫?天宁寺塔在隋朝初时建是因为当时朝廷得到13块舍利,隋朝仁寿年间皇帝下诏将这13块舍利分别收藏于全国各地,并建宝塔存放。天宁寺塔是典型的13层密檐式舍利塔,按照常理推断,塔下应建有收藏舍利的地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