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发展 >> 正文 >> 正文

让语文从课堂走向生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

来源:园林 时间:2024/8/23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传递健康和希望 http://pf.39.net/bdfyy/zqbdf/180415/6169124.html

1教学方法的改革1.1从“粉笔教学”到多种形式结合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一边讲一边板书的“粉笔教学”模式。但是,如果整节课堂教师都是采用板书教学方法,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板书的使用范围有限,教师无法用板书展示出全部内容。比如课文《苏州园林》中,教师不能用板书完美展示出小桥流水、舞榭歌台等经典场景,以及古代园林的形式、结构等。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辅助教学工具,比如挂图、标本、模型等,通过这些工具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展示有关苏州园林的知识,不仅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加透彻深入的学习知识,加强记忆,使课本上的内容不再局限在文字中,而是变成能听到的声音,能看到的画面,能闻到的香气,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场景中,更好的学习课文。1.2评价成绩的多样化新课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考核方面应该有所改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虽然这种考核模式起源于科举制度,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方面,仅仅以一场考试去判断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全面的,考试时学生的各种情况都会影响考试成绩,试题也不能全面的考察所学内容,难免会出现恰巧适合一部分同学的情况,因此这种考试成绩并不能准确展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这种考试制度下出现了应试教育的现象,学生在学校家长等多方面的压力下,不再是为了了解新鲜事物去学习,而是为了成绩去学习,这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不符的。教师应该将考核多样化,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不是期末突击就可以应付的。

2教学主体的转变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比如古诗文《桃花源记》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先去理解这篇课文,对于一些偏难的地方教师再加以引导,之后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在表演中学习那些对于学生来说生涩难懂的词句,这个过程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锻炼学生分工合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全方面发展。

3教学理念的更新3.1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要照顾到全体的学生,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辅导中,教师要多给性格内向的学生一些表现机会,语文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帮助学生锻炼表达能力,使课堂从教师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全面发展。3.2提高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语文课堂教给学生的不止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品德修养等,因为语文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可以尝试将课堂从“单核课堂”转换成“多核课堂”,课堂上不仅传授给学生语文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拓展一些和语文相关的知识,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作者的生平轶事、写作背景等,让学生全面发展。3.3探究性学习这点在前文教学主体的转变中已经详细的阐述过,即改变教师一味教、“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4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等小视频将课文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课文内容,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如上文提到的《桃花源记》,虽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掌握了大致内容,但是对于其中渔人到底是通过怎样的路径来到桃花源,桃花源中到底是怎样的场景,学生很难直观的感受到,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投影、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桃花源的真实场景,学生仿佛跟着渔人游玩了一遍桃花源,学生通过多感观去学习课文,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5结语初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不断改进,吸收传统课堂的精华,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主体上不断改变自己,结合多媒体教学,从行动上到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更改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拓展教学思路,带领全体学生学好语文,学会语文,让语文从课堂走向生活,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