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大家带来竹庵的案例分享。
大理核心的区域是苍山和洱海之间的一大片广袤的田野,它被叫作大理坝子。在这片田野上坐落着一些自然村落,这些村落大都是自然孕育的产物,不过在这种纯自然的背后似乎存在着某种逻辑。那么新生建筑如何去呼应这些古老的村落,也许方法就是找到这些村落背后所隐藏的逻辑。
01基地位置
这是一幢为画家蒙中夫妇设计的私宅,宅基地位于大理喜洲镇某古村边缘,朝东面向大片的田野,而其他三个方向则面朝临近的村舍。喜洲是整个大理坝子中白族文化保留较好的地方,尤其是在一些古老的村落里,历经百年岁月洗练的历史建筑被很好的留存了下来。族群文化、历史印记、自然风光,这些都是业主在创作画作时最弥足珍贵的灵感来源。
基地位置02设计灵感
这块场地非常大,但实际居住在这里的仅有画家夫妇两人。而他们的生活状态恬淡而质朴,所以并不需要有那么多房间,于是设计师对房间进行了精简,并将住宅的主体让位于九个大小不一的庭院,打造出一幢近乎园林式格局的住宅。从住宅外面看不出任何建筑表情,但走进去却别有洞天。各个功能区和庭院融合在一起,每个庭院又各有各的特点,似乎每一眼看到的景观都是一幅最美的风景画。
03功能组织
住宅被划分为门厅、前庭、中庭以及后庭,功能从相对公共过渡到相对私密,空间感从疏旷变为紧凑。九个不同大小的院子缩小了传统院落住宅的庭院尺度,并把院落与一系列的功能房间联系起来。
建筑室内空间模型图门厅
位于西南处的入口为了遵循当地门朝东开的传统,设计了两个度的回转。由东到西穿过窄巷,先转一百八十度,然后推门,经过一个门厅后再转一百八十度最终才能真正进入前庭空间。
前庭
前庭是园内最开阔处,也是室外生活最集中的地方,可以饮茶、下棋、打拳、伺候花草。客房位于前庭东侧,东看稻田,西览前庭。前庭和中庭之间的屋顶下是餐厅,餐厅被三面通透的玻璃墙隔出来。餐厅向东连接厨房,可透过厨房的水平长窗瞥见田野。
前庭空间前庭处看餐厅餐厅三面玻璃幕墙中庭
自餐厅北望便是中庭,中庭的水面从功能上取消了步行穿越的可能,后庭入口在水一方,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实现虽能穿过,但脚步却只能右转进入起居室。起居室朝东的大窗将人的注意力从中庭转移到窗外的田野。
中庭空间水面中庭西墙露空向东探出个矩形框景,将西廊的花园框成一个画面,画面里是精心挑选的景观石衬着野茶树,仿佛是福元人笔下的木石图。
中庭空间水池中间,围了个方形的岛,植清香木于其上,是中庭景观的重要部分。坐在客厅西望,邻院高出围墙部分的瓦屋面“借”了进来,共同组成一幅更大的完整画面。
中庭空间取景框西廊是一条时隐时显的路径,最开始是考虑男女主人分别待客时,不待客的一方可以避开中庭和起居室,另辟便道出入后庭,后来这条便道发展成园子的一部分,并通过一些开口和和中庭的景致互动起来。
西廊空间后庭
循着水池,推开门便可进入后庭。后庭里面是属于主人的私人空间,门洞做的低矮些,这个区域集中了男女主人各自的书房、画室、主卧室、衣帽间和卫生间,平面布局相对紧凑,强调了空间效率。主要房间都根据大小朝向设置天井,以调解光线并辅助通风。
04材料选用
建筑讲究就地取材,竹庵的墙面涂料就选用了当地最常见且廉价的外立面材料——草筋白,这种涂料将石灰和草筋混合起来,能够显现出一种极具质感的白色。岁月可能会在外立面上留下青苔和雨水的痕迹,但这些岁月的印迹反而能让建筑和周围的环境更加地融合。
建筑立面(选材)生活在乡村且条件不错的人,同样会盖自己的宅子,但他们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可能还很浅显。如今他们见到了竹庵或者别的有设计感的宅子,他们的观念可能会发生一些转变。可见不仅村落文化能够影响建筑文化,落地生根的建筑文化同样也可以影响到当地的村落文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