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五一长假的第一年,也就是年的“五一”首次7天假期,几家人相约一起出行,一行人在南京的湖南路步行街上,这时有一群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女孩,正值青春年少,我们一行人,几乎是一口同声的惊叹道:真漂亮!她们好像都听明白了,尽然很大放的走起了猫步,开心的向我们打招呼,其中一个身材高挑清秀的女孩用浓重而又轻嗲的语速一字一字的说:“其实,你们苏州的女孩子最漂亮!”我们一行人向她们鼓掌,并夸赞她们汉语说得好。我想当时,她们是把我们这些走在南京路上的人,说成了苏州人。
由于当天在南京没有宾馆落脚,于是我们一行提前决定去苏州,就这样,来到当时很拥挤的南京火车站,踏上了去苏州的路程。
到了苏州大约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在观前街找了好多家的宾馆,都是爆满,幸好登三轮车的人很是热情,说你们放心,不会让你们在街头上过夜的,他带着我们,来到了一家我记得大约是吴县招待所字样的旅馆,然而也是爆满,登车人很热情,和旅店老板商量着,老板说:“都这个时候了,我想其他也不有地方住了,要不然,就在院子里搭上床,你们住下来,可不可以?”也许是一天下来人也累了,也就答应了。不过到了半夜还有一些人来,看到我们这样,他们也就留宿了下来,只是他们运气欠佳,半夜三更的床也塌了。
那天早上,天又开始下起了小雨,我们离开旅馆,服务员给我们推荐的第一站:“来苏州看园林,首先就是去拙政园,要不然,不算来过苏州”这件事,现在过去已经21年了,至今记忆犹新。当然从那一次以后,我也不止一次的去过拙政园,而每一次去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如果你去拙政园,导游会在“入胜”别致的小园门处,对着拙政园和拙政园简介为游客介绍,这里抄录如下:“苏州娄门内东北街是古城的繁华地,在车水马龙的闹市中有围墙高砌,隔绝出超凡脱俗的一方净土,它就是闻名中外的江南园林代表作品拙政园。
拙政园系王献臣所筑,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广袤二百余亩,茂树竹池,胜甲天下。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名园。文征明曾绘三十幅园景图,各系以诗,并作《王氏拙政园记》。此后迭经变迁,东部为归田园居,中、西部为复园、书园,太平天国时又统属忠王府邸。其后,中部归八旗奉直会馆,西部析为补园。新中国成立后,中、西部经整修于年11月6日正式开放年9月东部又修建竣工,一代名园终于重放异彩。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定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年拙政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典型例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年1月被评定为中国首批5A级旅游点。
拙政园现占地面积七十八亩,规模为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之冠。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五分之一。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住宅位于园南。东部空间开阔,广植花木,有松岗、山岛、竹坞、曲水之趣。中部是全园的主体,水池居中。池南厅堂亭榭较为集中,池北则以山水树木为主,明净疏朗,形成自然山林境界。池中垒土石成东、西两山,满山遍植林木,岸边藤萝拂水,颇有山野气氛。西部建筑临水傍岸,高低参差。池东沿墙置水廊,高下曲折,有凌波之感。园西设盆景,有桩景七百余盆,多为苏派盆景的代表作品。园南的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中轴线上有四进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轿厅、大厅和两进楼厅。的建为苏州园林博物馆。”
这个简介是浓缩的最简洁明了拙政园介绍了,进园游览,一定要在这里多看上几眼,这样,你才会在园中有一个提纲挈领的认真,才会清晰游览的线路。其实,在四百多年里,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
今天的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名胜。它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占全园五分之一的水面,“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庭院错落有致,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密集而和谐,空间变幻曲折。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枇杷园内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错落有致,显得疏朗、开阔。
也许是第一次更难忘,那天,走在园中,游人如织,在绵绵细雨中,园外喧嚣早已被粉墙阻隔,放慢脚步,看这里的花草树木,怪石平湖,你的内心会格外宁静,所有的烦恼与忧愁早已消散,步入每一座小石桥看对面的亭台阁榭,你凝神赏析,为这里的精美格局而眩惑,为处处入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它的每一个角落,第一块石,每一处水,都很难用语言表达述,这样的造林艺术,精致而耐人寻味,它有独特的神韵,在你的心中,始终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芒,因为是第一次去的感受深刻,就形成了记忆,然而之后的每一次离开,又会觉得若有所失,心中又会有些茫然。不知道你去拙政园是如何的感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