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是北京大学校园的别称,园中有碧波荡漾的未名湖,有一枝独秀的博雅塔,山明水秀,造化所钟。明清时期,这里先是京郊著名的文人私园与皇亲府邸,继而成为尊贵的帝王园囿与皇家赐园。民国时期,这里是司徒雷登苦心经营的燕京大学。勺园、清华园、畅春园、弘雅园、淑春园、镜春园、鸣鹤园、朗润园、蔚秀园、承泽园……一座座园林曾在这里演绎出一幕幕或清丽、或宏壮、或悲婉的戏剧。年北大与燕大合并后,在燕园遗迹的基础上营建出园林化的现代校园。时至今日,明清各园的格局与神韵依然延续。
图1燕园园林分布图
01勺园与清华园
北大西侧门附近有座勺园大楼,楼北是一片水面,水中植荷花,建有仿古亭廊,并题有“勺海”匾额,此处便是明代勺园的旧址。与其同时期营建的还有一墙之隔的清华园,二者是燕园旧址上兴建最早的两座园林。
图2勺园旧址现状(黄晓摄)
据考证,勺园建于万历四十年(年)至四十二年之间,园主为晚明著名文人米万钟。从贾珺教授的平面复原图可知,勺园用垣墙分隔为内外两园,东为外园,西为内园,整体布局极为复杂。园中大部分是水,用长堤分隔,堤断处接以直桥、折桥、舫屋、汀木等。沿堤而行可以到达园中任何地方,但不能直接到达,常常景致已近在眼前,却隔着一道水流,相距咫尺而无法直入,不得不穿花度柳、辗转跋涉。这种迷宫般的布局其实是米氏有意的“恶作剧”,王思任《米太仆家传》指出:“(米万钟)喜为曲折辗转之事,门移户换,客卒不得入,即入也不解何出。客方闷迷,公乃快。”这座迷宫,对于游人与主人,别有一番趣味。
图3勺园复原平面图(贾珺提供)
勺园之西,一墙之隔,是武清侯清华园。第一代武清侯李伟(-)是万历皇帝的外祖父,去世后其子李文全、其孙李诚铭先后嗣爵,为晚明京师显赫的外戚豪门。
清华园与勺园风格迥异,《稗说》云:“米园具思致,以幽窅胜。李园雄拓,以富丽胜。”道出了两园各自的独特之处。比较两园的活动就更有趣,《譻詝》载,雪后的清华园“联木为冰船,上施轩幕,围炉其中,引觞割炙,以一二十人挽船走冰上若飞,视雪如银浪,放乎中流,令人襟袂凌越,未知瑶池玉宇又何如尔!”场面热烈而激奋。《长安客话》写到勺园则称:“游者或醉香以擘荷,或取荫以憩竹,或啸松坨,或弄鱼舠,或盟鸥订鹤,或品石看云,真翛然有濠濮间想。”这些都是士人的雅事。米园带有江南的素淡清新,李园则别具北国的豪迈旷达。
同为明代“京城第一名园”,清华园与勺园在命运上也颇为相似。明崇祯十一年(年),时局动荡,李氏出售清华园,后逐渐颓败。到了清康熙中叶,在清华园旧址营建了清代第一座离宫御园畅春园,而畅春园又于咸丰十年被毁,古迹无存,如今旧址位于北京大学宿舍区范围之中。
万历四十三年,吴彬为勺园绘制《勺园修禊图》,两年后米万钟也绘制了同名仿作。年,正值北京大学一百周年校庆,侯仁之院士提议,将精心复制的米万钟《勺园修禊图》制成了珍贵的校礼,赠送给最尊贵的客人。这是一幅高30厘米,长近3米的手卷长轴,欣赏时从右往左,随着手卷的展开,风烟里、缨云桥、文水陂、勺海堂、翠葆楼……昔日勺园的盛景一一呈现,观者仿佛又被带回到晚明名园的烟水迷离之中。
图4米万钟《勺园修禊图》长卷(北京大学出版社提供)
02淑春园
对每个向往北大的人来说,未名湖都寄托着无限的梦想和美好憧憬。在清代,这里曾是一代权臣和珅的赐园十笏园,也称淑春园或舒春园。
自雍正朝始,圆明园逐渐成为紫禁城之外的第二政治中心。皇帝常在西郊园居理政,御园附近的园林也常被赐给近臣,以方便其上朝。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乾隆帝将十笏园赐给了和珅。
图5未名湖环拍图(刘珊珊摄)
从平面复原图看,淑春园中央是一片较大的陆地,东西两侧都以水面为主。东侧水面便是未名湖的前身,池中列有三岛,如今只留湖心一岛。西侧水面比较复杂,在今北大西门一带,水陆穿插、形态多样。晚清时期园中建筑已存不多,但在和珅居住时,园中建筑的华丽程度不输皇家园林。
图6晚清淑春园平面图(贾珺提供)
图7未名湖的湖心岛(黄晓摄)
在乾隆朝权倾天下的和珅,最终于嘉庆四年(年)倒台入狱,在皇帝宣布他的“二十大罪”中有这样一条:“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多宝阁”指和珅在城内的宅第,今在恭王府;“园寓”指的便是十笏园。据金勋《成府村志》考证,十笏园确实有多处景致模仿圆明园,如南岸慈济寺像广育宫,北岸似君子轩,东岸似接秀山房。其中最为关键的,无疑是湖中有似“蓬岛瑶台”的湖心岛以及岛东的石舫。石舫寓意江山永固,臣民是不可以有的,这就更加坐实了和珅僭越的罪名。
图8未名湖的石舫(方拥摄)
十笏园没官后,改赐成亲王永瑆,道光末年又赐给睿亲王仁寿,民国初年转售给军阀陈树藩,后来卖给燕大。走在今日未名湖一带,林木幽深,烟波浩淼,这片故园承载的历史沧桑与文化意蕴,仍令人回味不尽。
03
镜春园和鸣鹤园
镜春园与鸣鹤园位于淑春园北侧,现为北大人文学院和考古文博学院。二者本是同一座园林,乾隆年间为孝贤纯皇后之弟傅恒的赐园,后来转赐仪亲王永璇,定名镜春园。道光八年(年)镜春园西部园区被划拨赐给惠郡王绵愉,后改名鸣鹤园,东部园区仍沿用旧名。
清末的镜春园规模很小。园门偏在东南,主要建筑四周环水,略成圆形,如今仅存西部一片水面,建筑全失。北大后来在此建设了人文学院,水池被保留下来,在其东面建成了一片古香古色的仿古楼群,安置北大最具思辨、最有深度、最富诗意的一个院系。
图9鸣鹤园与镜春园现状平面图
图10鸣鹤园平面复原图(贾珺提供)
04
朗润园
朗润园位于镜春园北部,现在北大的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分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等,就坐落在此。嘉庆时期,此园是庆郡王永璘的赐园春和园,嘉庆二十五年(年)传其子绵慜,道光十六年(年)传奕采。咸丰元年(年)改赐恭亲王奕(-),始名朗润园。
奕得到朗润园后进行了修缮。改造前的园貌可从《春和园地盘画样全图》中看到:园林最外部是一圈围墙,墙内筑一圈假山,山内环一湾周流的溪水,水中为岛,岛上外环又是一圈假山,山内才是建筑。围墙、假山、河水、假山形成重重围合,极为幽深。朗润园北枕万泉河,有活水可引,因此园内以水景取胜,水面忽宽忽窄、或溪或湖,与两岸山石、垂柳、亭榭相映照,如诗如画。
图11春和园地盘画样全图
(转引自贾珺,《北京私家园林志》,第页)
民国初年,镜春园遭到军阀盗拆,有鉴于此,逊帝溥仪将朗润园改赐奕譞第七子载涛。载涛住在园中时,为近代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今日未名湖中的翻尾石鱼,办公楼前的石麒麟和丹陛石,圆明园西洋楼观水法御座后的石屏风等,都是载涛从圆明园运至朗润园保护起来,才避免了被倒卖的命运。
燕大建校后不久,载涛将朗润园租给学校作为教师住宅。年北大买下该园,在园内东、北岸建了教职工住宅和招待所,后来岛上的建筑也得到全面的修缮和扩建。季羡林先生曾居住在此,湖面上有季先生亲手植下的亭亭玉立的“季荷”。在中部岛上东南角的土山上有一块石碑,上有季先生亲题的“朗润园”三字。
图12朗润园现状平面图
图13季羡林所题“朗润园”石碑(苏杭摄)
结语
北大燕园的前世可谓身世显赫,如今的燕园则仿佛一座古老的书院,宁静典雅,从容大度。时至今日,古代的园林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园中叙不完的历史,道不尽的沧桑,却不曾随着物换星移而黯淡。
参考资料
[1]方拥主编.藏山蕴海——北大建筑与园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贾珺著.北京私家园林志精装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洪业等编.勺园图录考[M].引得编纂处..
[4](明)蒋一葵著.长安客话8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
[5](清)斌良撰.抱冲斋诗集卷34[M].
[6]佚名纂.成府村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