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新闻 >> 正文 >> 正文

赤峰老城区街名趣话

来源:园林 时间:2022/8/9

赤峰老城区的一些街道名称,有的是从历史上的旧名称一直沿用下来的,对这些名称一番考究,知其来历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些地名有的沿用至今,有的随着遗址消失,地名也就弃之不用了。今天,我们一起去熟悉一下那些老城区地名。

赤峰市红山区街区图(年版)

哈达街

哈达街的名称源于蒙古族语“乌兰哈达”。17世纪中叶,居住在红山地区的蒙古族将红山称为乌兰哈达,清朝结束了中原和蒙古地区分裂的局面后,乌兰哈达作为清廷通往蒙古东部地区的重要驿站,逐渐发展为商业集镇,被称为乌兰哈达集。康乾时期实行“借地养民”政策,鼓励了大批中原地区的汉族、回族百姓到此地安居兴业,一些商家也到此开业立肆,乌兰哈达发展成为拥有九街三市规模的商业重镇——哈达街。乾隆三十九年(年),清廷批准设乌兰哈达厅,开始实行蒙汉分治。乾隆四十三年(年)改乌兰哈达厅为赤峰县,赤峰之名由此产生。今天,人们依旧习惯于将赤峰老城区称为哈达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哈达街和文化广场鸟瞰

后山

后山,这是俗称,是当地百姓的习惯叫法,它的正名应该叫做蜘蛛山。

后山的位置在一中街北面,靠北河道南岸的地方。因其地势凸起,高于周围平地,下临河道形成小丘,故而得名。不要小看这个小丘,这里可是赤峰街的发祥地,可以说赤峰街就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

后山这个地方地处河边,过去在这里曾就势修起了拦河大坝。这个大坝不断地向东西延伸,也曾不断地加高加固,它对防洪起过很大作用,所以这里一直是重点保护的地方。

过去赤峰没有公园,也没有人工营造的游乐景点,人们就利用一些自然景观作为休憩散步的场所,后山就是人们很乐意去的地方。因为它距离街里很近,尤其老年人更愿意到那里去溜达。

从北大桥头回望后山

坐在河边的石头上,远眺红山,云蒸霞蔚,近观河水,缓缓东流,很是惬意。每当夏季,有许多爱鸟的人都到这里来遛鸟,一面展示欣赏,评品切磋,一面消夏纳凉,愉悦得很,旁观者也能分享几分快乐。爱清闲的人,总爱独处,坐在河边沉思遐想,看夕阳晚照,鸟雀归巢,不觉日暮降临,这才想起来该往回走了。

每当夏季发大水的时候,好多人都要去后山看水,一时水急浪高,远在二三道街都能听到湍急的涛声。更有勇敢的善水者,权且叫他们“弄潮人”,竟敢下到水里去捞鱼柴,捞得鱼柴就地堆在岸上。待到雨过天晴,摊开晾干,可供烧火之用,也可卖钱(鱼柴是由于山洪暴发而冲下来的杂草甚至还有小树。捞鱼柴用的工具是自制的,形状如同一个大网球拍子。)

到后山看水的人们

赤峰发大水的情况是不常见的,也没造成过严重的水患灾害,都说这是赤峰的福气。

后山过去是一片空地。人们曾利用这片空地作为集会场所,这里曾搭过戏台,唱过野台子戏。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人们在这里高搭戏棚,大做法事,烧纸船,撒河灯,是一年一度的祭鬼盛会。走江湖卖艺的,也曾利用这个地方撂地打场子赚钱糊口。

兴隆街

兴隆街是赤峰最早的九街之一,至今尚存。由于它的影响,现在用它的名字命名的有:兴隆小区、兴隆小学、兴隆商店等等。

这条街除了老,便没有什么特殊的了,不过它的新旧变化倒是非常之大。赤峰街最老的大车店——清隆老店(店门上的牌匾就是这样写的),北门正对着兴隆街的南口。这里真是开店的好地方,生意一直兴隆不败。由于它开业久远,赤峰街就流传着“先有清隆店,后有赤峰县”的说法。

兴隆街

过去从北部旗县来的客商,踏进赤峰街的第一步便是兴隆街。所以过去这里皮店、旅店、饭店一家挨着一家,虽然档次不等,大小不一,却能家家客满,户户兴隆,加之戏馆、澡堂又在附近,还有烟馆、暗娼夹杂其间,入夜灯火辉煌,喧嚣热闹,这是别处没有的景象。“兴隆街”真乃名副其实。

单桥子,双桥子

从前,赤峰南山每到雨季都有山洪暴发,山水经八沟道过六道街顺水道胡同(现在红山宾馆的东胡同,已拆扒改建)直奔现在的火花路(从前叫粮市下坡,原京香超市门前一带)、四东街(现在的八中后门),经永巨入旱河,而后流入北河道(英金河)。所谓旱河,就是指三道街永巨往北直通北河道专为泄洪而修的一条大水渠。从前人们不管它叫水渠,而是叫做旱河(这里说的是老旱河,以后又有新旱河,在现在的清河路)。

曾经的东旱河桥

这条旱河,水多时深可没人,曾有淹死人的事情发生,雨季一过常常干涸见底,可行马车。从前一道街东口和二道街东口都有城门,旱河就顺城外向北流去,还起了护城的作用。出一道街东口,过旱河往东经过一片杨树林可以去红山。出二道街东口过旱河可去天主教堂和马王庙,这也是赤峰有名的两处建筑。

一道街东口出城门的旱河上跨有一座石桥,叫单桥子,二道街东口出城门的旱河上也跨有一座石桥,叫双桥子。这两座石桥结构样式基本相同,宛如姊妹。不过前者有单孔,故称单桥子,后者有双孔,故称双桥子。桥身桥面都是青石条砌成,且有石雕护栏,很是坚固,可行载重骡马大车。

位于双桥东侧的天主教堂

解放后,由于对南山进行了长期治理,再无山洪泛滥之患,因而旱河也就有名无实了,而今河床早已填平,建成了繁华的双桥菜市场,市场的东西两侧商店林立,楼群聚集,名为双桥小区。两座石桥早已不知去向,唯有双桥地名尚存,还有几家以双桥命名的商店坐落其间,好像在此立字为证,述说着这段历史小故事。正是:

小桥去无踪,空留双桥名。

沧海桑田事,东西南北风。

永巨

现在的三东街有永巨街道办事处,还有永巨街居民委员会、永巨派出所等等。为什么叫永巨呢?原来是民国年间在三东街的太平街北路口西有一永巨磨坊,专营米面粮油。因为这家磨坊开业久远,人们都习惯地称它为老永巨,又因这个店倒闭较早,故对该店的详情如今知之者甚少。

永巨胡同内的晋商四合院的古堡式门楼

永巨磨坊虽然早已不复存在,可是永巨这个名字却一直流传着,这是它的店主人当初怎么也不会想到的。

西屯

三道街西头叫西屯。为什么叫西屯呢?说来话长。

原来赤峰街的地区比起现在来小得多,虽然没有高大城墙围防,却有东西南北六门,并设有卡子,盘查出入的车辆行人,负责一方治安。直到伪满时期,依然维持着这种情况,在六门还设有“警察派出所”。

从前的三道街是赤峰的主要街道。本文写的是西屯,当然就要从这方面做文章了。

旧时的三中街路北街景

三道街西面的城门在原来的南岔股北口一带。西门以里往东至原来的二食品厂,长约不足二里,这才是西屯的正地方。以后由于对城市不断扩建改造,往西延展了不少,西屯就成了这一带的泛指名称了。以前在二食品厂对面有一条胡同叫西新街,也叫西大坑胡同,现在已不复存在了。原来在这条胡同北口的墙根底下,立有一块一米多高的界石,上面刻有“西大屯界”四个字。

“屯”是村庄的意思。清朝,赤峰改为县制后,西大屯属于赤峰县的第一大乡,管理乡政事务的,人称乡约(相当于之后的保长)。乡约下设村、片,称为牌头(相当于居民小组长一类)。乡约、牌头一般都子承父业,没有工资待遇,多从邪路收入,也颇不菲,因为他们负责给官衙征收田亩捐税,摊派官工差役,兼管户口,调解民事纠纷,要是遇到有田地房屋买卖的事情则要请他们在字据上盖章作证,方能生效,这样他们就可以和官府串通卖人情,收贿赂,营私舞弊,中饱私囊,虽无工资也是肥差。

蜡杨

有些地名并非指的是具体某街某巷,而指的是某个特定的范围区域。如永巨,三道街东段原红山区人民武装部到原市防疫站一带都在永巨范畴之内。又如上文提到的西屯,原来的三西街港龙小区附近都是西屯。此外还有白马的地名出现,那是自有了白马的雕塑矗立,这个地名才应运而生。虽然现在白马雕塑已经迁走,但是有人一说白马那儿,谁都知道这是指原来立有白马雕塑的那个地方——赤峰商厦门前十字路口一带。如果若干年后,有人还习惯地用白马指代这一地区,我们的后代会不会也要问白马是怎么回事呢。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在当时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年常日久,时过境迁之后,小事也可能给历史留下大问题,如果有某一方面的需要,免不了又要付出一番调查考证的功夫,就是这个道理。曾有人向我问起腊阳是咋回事——因为他看到报纸上登有腊阳小区的开发广告,不知腊阳何意。

卖蜡烛的摊床

说起来简单,腊阳二字是不对的,应该写作蜡杨。这属于音同字不同的错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书写的人并不知道蜡杨是怎么回事,所以就信手写了两个同音字,要是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早年间,在五中街东口,现在的火花路三角地带北端有一杨家蜡铺,专门制作油蜡。所谓油蜡,不单可以用来照明,更多的是作为祭祀的用品。它有红白两种颜色,喜庆事情用红蜡,并描以金彩装饰,既吉祥又美观,丧事用白蜡。油蜡是用羊油制作的,尤以山羊油为佳。油蜡两只为一对,如果一对为一斤,就叫一斤对,当然还有二斤对,三斤对不等。买蜡对时,不论只。

最大的是风蜡,一只足有四五斤重,多用于重大节日的晚间供庭院照明用。它虽然和灯笼的作用一样,但点起来气氛不同,因其火焰大,亮度也大,火苗在风中跳动摇曳,煞是壮观,别有情趣,因其一般小风是吹不灭的,故名风蜡。把制作蜡不能简称为做蜡,因为这样叫不好听,与坐蜡谐音,有谑骂之嫌,应该说蘸蜡。

如今油蜡在市场上已多年见不到了,蘸蜡的手艺恐已失传,可是蜡杨一词还在人们中间流传着。它已经成为一个地区的代名词了。它所指代的范围就是原京香超市以南,清真南大寺以北一带。

接官厅

哈达街办事处辖区内有一条接官厅街,其具体位置在原来的赤峰蒙中操场墙外的东南角,与蒙中学生宿舍楼相毗邻。民国末年和伪满时期直至解放前,这里都曾设置过小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改小学为民办一中。以后民办一中改为赤峰六中,六中另建了校舍,这里成了六中教师的家属院。年,这里拆扒建楼了。

接官厅,过去是迎接官员的地方。

赤峰修建铁路之前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靠车马驼驮。那时叫“起早”。

五十多年前的接官厅

现在的红旗大厦西侧路北,从前有一城门,这就是赤峰的南门。出南门有一条通往西南方向的车马大道,叫做八沟道(八沟,即今之河北省平泉县),由赤峰“起早”走八沟道可通往平泉、承德,进古北口,直抵北京。

清朝和民国年间赴赤峰就任的官员,大多来自热河、北京等地,八沟道也就成了众多官员来往的必经之路。为了迎接来往官员,特在南门外的不远处修建了接官厅,专俟迎接接待官员之用。每当有官员到来的时候,当地下属、地方士绅、各届代表都要齐集接官厅门前,排队相迎。把上级派来的官员迎至接官厅内,下榻小憩,洗尘更衣,而后再整装进城,进入衙署。

泰升豫

哈达街街道办事处有泰升豫街居委会。民国年间在六西街路北,现在黄金大厦毗邻处有一南北胡同,胡同东口有一个泰升豫油粮磨坊,因而胡同得名泰升豫胡同,这条胡同可直通三道街。过去这条胡同曾为南北两个部分:一为泰升豫北胡同,一为泰升豫南胡同。泰升豫早已无迹可寻了,知道泰升豫的人也不多了,可是泰升豫的名字还有。泰升豫街居委会的管辖范围,好像并不包括原泰升豫的旧址。

西万源德

园林路黄金大厦对面有一个万源德,为什么叫万源德呢?准确地说应该叫西万源德。原来三西街西侧,从前是万源德烧锅,它是赤峰有名的十八家烧锅之一,系赤峰富户元隆张家的买卖。因其经营有道,生意兴隆,乃在六道街西头与城郊结合处开设了一处分号,名为万源德西栈房,也叫西万源德。久之,此处地名也随之叫西万源德了,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现在还有以“万源”命名的街道、商店、储蓄所等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曾一度是西肉联厂,以后这里挂的是赤峰食品公司猪肉供销部的牌子。

二东街是当时的富人居住区,著名晋商元隆号张万源居住于此。

南箭亭子

从前的市保险公司大楼一直往南到原辽河工程局,这一带都属箭亭子街居委会管辖。因为它位于市区南面,从前人们都叫它南箭亭子。别看如今这里马路笔直,高楼林立,成了繁华的新华街,可是从前这里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郊。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前,从现在的银行胡同北口往南到第十中学操场的南端,那纯属偏僻的街边了。零星的也有几户种菜的人家,那时把这个地方也叫南箭亭子。从这再往南,是一片荒冢遍野的乱葬岗子,埋葬的多是客死在赤峰的外乡人,也有的是外地人客死在赤峰以后,暂不入土安葬,准备以后把棺椁运回故里,就临时浮厝于此,这叫丘子。

记得这里还有一座破损的矮塔,底部已被荒沙掩埋,传说那里长眠着一位不知名的和尚。再往南,现在的新华街南路口东附近,曾有一座破庙,叫南碧云寺,正殿供奉九霄娘娘,门殿供着鬼王,所以这个庙也叫鬼王庙。日本占领赤峰后,可能在年前后,日本人把这座庙彻底拆除了,在庙址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处“医院”,是当年赤峰医院,有病床可住院,能做较大的外科手术。民国年间这一带还是刑场,所以从前一说起南箭亭子,荒凉中还透着恐怖,流传着一些闹鬼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里。

赤峰医院

从前,每年农历三月三,这里要举行赛马大会,届时有许多爱马骑手都要来参加比赛,大显身手,出尽风头,观者如堵,堪称一年一度的盛事。最早这里还是清军习武射箭的靶场,这也是箭亭子的得名由来。

日本侵占以后,赛马活动就自消自灭了。日本人还在这里先后修了不少建筑,有日本神社、翁牛特右旗公署、观象台(气象局)、民用飞机场等。由此再往南,到了南山坡上,还修了一处专供日本人用的火葬场,中国人管它叫“炼人炉”,那也算是赤峰有火葬的开始。

东大营

“营子”这种叫法多见于东北的一些村镇,一般叫营子的村镇,最早都是因为曾有军队驻扎(多数是蒙古军队和清朝晚期的军队),军队驻扎的地方叫“营房”或“营地”,民间叫的时间长了就叫“营子”或东北话的“营的”,大营社区的前身就叫东大营。军队调走以后这里留下了平整好的地方,以及初步成型的道路,便于人们生活,所以不少人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村镇。

据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医院(原叫医院),西起七中胡同,南到热电厂,北到三道街,最大的一片(七中至部队)是军分区14团一个骑兵营的驻地,团长叫关天宝。此处建有驯马场、打靶场等。据辖区的老人讲,当时的驯马场养有一百多匹马,每天都由驯马战士统一训练、遛马,匹匹都毛光体健,高大威猛,而且每匹马身上都标有序号。

驻军撤走以后,人们就在此定居生活,故将此地称为“东大营子”。

百柳社区

百柳源于蒙古族语“昭乌达”。康熙十四年(年),蒙古巴林王色布腾秉承康熙皇帝旨意,将十个旗的王爷召集到巴林右旗黄花庙会盟,主要目的是要求各旗改变过去各自为政的体制,制定盟约盟规,确定盟的名称。时值盛夏,烈日当头,各位王爷汗流浃背,不堪其苦,东道主色布腾便指令十旗的王爷带领随从人员,到会场南的柳林中各移来十棵柳树于会场周围栽成圆形。人在林荫下乘凉开会,舒适凉爽,解除了日晒之苦。十旗在百柳林荫中支起宫殿式毡帐举行会盟仪式。十旗共栽一百棵柳树,触景生情,于是将十旗会盟称为昭乌达盟。“昭”为百,“乌达”为柳树,汉语意为百柳会场。

九神庙社区

九神庙位于红山区永巨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始建于清朝,因庙内供奉九位神仙而得名。九神庙中的“九”字有着特别的意义,“九”在古代数字中被视为极数,就是最高的意思,所以称天为九重天,皇帝为了表现皇权的极致也称“九五至尊”。因此,民间也将数字“九”视为全方面的代名词,用九神代表所有的神。

九神庙坐北朝南,是打通的三间正房,九神就画在正户的北墙上,从西至东依次是:土地、山神、武道(西墙)、狐仙、龙王、虫王(正墙)、火神、关公、观音(东墙)。其中,正墙的狐仙、龙王、虫王三神地位最高,狐仙主要化解百姓难事,龙王大旱时管降雨,虫王防治虫害;西墙的山神和土地看山管地,武道保佑村民免受战乱;东墙的火神有三只眼睛,专管灭火,关公象征忠义,观音菩萨掌管其他杂事。

人们为保佑儿女平安、求病早愈、行人吉利、降生贵子、求福求寿、求婚许愿,都到庙内烧香磕头进行祭祀。伴随着不间断的香火,衍生了祭祀求福的另一种形式——庙会。每逢庙会时,求神庇佑的百姓都会聚集到一起观看秧歌、踩高跷、耍狮子等活动,有时也会组织大型灯会。

九神庙还有过一次重建的历史。根据民间走访调查,九神庙在年被大水冲毁,年百姓集资重新修建。重建的九神庙在“文革”时期走向衰败,庙宇和神像逐渐被毁弃。

永巨办事处年对社区进行划分,由原来的一东街划分出一个社区,在辖区内广泛征集社区名称。因九神庙旧址在辖区内,社区名称最终确定为“九神庙社区”。

粮市社区

清乾隆二十二年(年),乌兰哈达(今红山区)街区已初具规模。清乾隆二十三年(年),清廷在赤峰街(也叫哈达街)设立了乌兰哈达巡检司。由于清初招垦及雍正初年“借地养民”政策的实行,晋、冀、鲁的汉人大量涌入,乌兰哈达已成为塞外农商各界的辐辏之地,“九街三市”渐而形成。三市主要包括马市、粮市和菜市。这里主要介绍粮市的渊源。

粮市,也叫大粮市,位于东横街南端。由于大粮市路不够宽敞,不足以容纳众多的粮食交易马车,因而又分出两个粮市。一个是西粮市,位于三道街西屯岔道处;另一个是中粮市,位于三中街街心处,这一段街心宽阔,能横摆大车六七辆,开市以后大多数粮食交易的车都聚集于此处。据记载,三个粮市并行之时,每天进出交易的车辆就达几百辆之多。

粮市副食品商店

赤峰的粮市早在建立县治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从康熙年间起,赤峰地区就开始有内地农业人口涌入,从事农业生产。据《赤峰市志》记载,康熙年间,现赤峰市境内仅有敖汉旗10万亩耕地。光绪十六年,耕地面积已经猛增到万亩。到“日伪”统治时期耕地总面积已经达到了2万亩,成为内蒙古东部的重要产量区之一。

赤峰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后,不但赤峰地区生产的粮食在此交易,就连附近地区的粮食也都从这里出售。民国初年,赤峰街就有烧锅18家,碾磨坊三四十家,粮店粮栈四五家。每年秋收后,各粮店争相抢购,囤积居奇,获利丰厚。

赤峰商会最后一任会长焦世珉先生曾撰有《赤峰粮市》一文,描述当时大粮市的繁华。

粮市

赤峰的粮市由于初建时度量衡缺乏准确定制,交易上经常会出现斗秤纠纷。县治建立后,粮市在市内定点,县衙给经纪人世袭执照,税务机关又授给他们官斗、官秤。赤峰的粮市交易,都要经过中间的经纪人完成。

永巨街道办事处粮市社区因此得名。尽管位于火花路的粮市早已没有了粮食交易的市场,但小食品、日用品批发业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兴盛,一直延续到现在。

资料来源:《老赤峰》《红山往事》

个别地名、地址可能不完全准确,仅供参考。

作者:风瞬作者团—臻宁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经作者授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