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为园林的支点和原点,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建筑形式繁多,技艺高超。如果按照建筑的社会文化思想来分类,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名教建筑和自然建筑,这两种建筑甚至贯穿着整个中国精神的各个方面。名教建筑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思想和法治的建筑,如庙宇、官署、寝陵等建筑,这类建筑严格的按照封建等级制度来修建,是封建制度在建筑中的具体贯彻和体现。自然建筑可以理解为顺应天地之道、跟随自然本性而产生的建筑,为人们提供生活、栖息的空间和物质基础,并且随着社会和文化水平的发展,建筑更是满足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建筑形式大多按照士人对于自然、生命、本真的追求而建。他们更加看重的是建筑的本质功能,将建筑与自然、人性联系起来,融于天地万物之间,从而体悟自然真性之所在。
谢灵运作为山水园林创始人之一,在他的山水作品中,尤其是《山居赋》中,有许多关于山水园林中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建筑的形式、功能等并不是作者注重的点,而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才是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