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拙意苏州
尽管还没出梅,但炎炎烈日下,三伏天已然给人即将临近的感觉。“夏练三伏”你准备好了吗?
三伏天这个概念,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了,其出处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史记》里,太史公就记录有“秦德公二年初伏”的文字,可见在战国时期就有三伏,即初伏、中伏、末伏的说法了。
宫沼纳凉图
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这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数起,数到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初伏,也就是入伏的首日。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因此按照规则,今年从夏至日起后数到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6日,意味着这一天是入伏的时间,之后温度会持续性的增高,出现极热的三伏天气。
当人文历史悠久的苏州遇到三伏天时,又会创造出怎样的习俗呢?一直到现在,三伏天的许多习俗,仍然在苏州时分流行。小拙今日就带大家回味了一番。
造冰,“水果甜品”酸甜雅致
在空调和冰箱没有发明之前,古时候,苏州人在盛夏避暑和采用的食物保鲜方法,常常使用天然冰块。当然,这些冰块并非“纯天然”,而是在冬季利用天然河水制作,保存到夏季使用的。
源远流长,苏州先民制作和使用天然冰块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时期。每到三伏天,苏州人把冰块储藏在地窖里,挑着担沿街叫卖,称为卖“凉冰”。有的将杨梅、桃子、花红之类的鲜果放在冰块里,民间叫“冰杨梅”“冰桃子”。
蔡云《吴歈》记录:“初庚梅断忽三庚,九九难消暑气蒸。何事伏天钱好赚,担夫挥汗卖凉冰。”端起一碗晶莹剔透的杨梅冰、桃子冰,尝上一口,冰凉又酸甜。
小时候一到夏天,听着树上的知了声,坐在藤椅上,吃上一碗冻过的水果,正是最惬意的事。
品茶,芬芳干冽内藏清凉
每逄三伏,古人以清凉饮料避暑,并举行相应的风俗活动,如“饮酒避恶”等。
据《汉旧仪》载:“汉魏伏日有酒食之会”,说的就是饮酒聚会。在农家亦有伏日“斗酒会”。
茶是更好的解暑饮品。黄帝内经明确指出要“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一杯热茶喝下去虽会出一些汗,但随之而来的是一阵阵的清凉。
清代,苏州的茶坊在三伏天里会用金银花和菊花做成饮品,叫做“双花茶”。金银花主要祛肺火,菊花偏于祛肝火,两朵花合起来,肝火肺火一起灭。一朵在杯中盛开的菊花搭配着些许金银花,苏州人喝的不仅仅是茶,还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愉悦。
吃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大热天里烧一道风肉冬瓜汤,是很多老苏州的传统。风肉是盛夏苏州人的最爱,冬瓜汤里放一块风肉,鲜得眉毛忒特哉!
我说出"风肉"一词,苏州近邻的无锡人也鲜有知道的,他们只知火腿而不识风肉。
风肉应是介于火腿和咸肉之间的一款时令腌制肉食品。它用料是猪前腿,火腿用料是猪后腿;它腌制的方式简于火腿却繁于咸肉;它上市的时日短于火腿而长于咸肉;它的口味不逊火腿,却远胜过咸肉,兴许比火腿还有优势,那就是它不像火腿那样柴,口感要嫩得多;还有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它隔年冬至腌制,恰好来年五六月份上市,与它绝配的是冬瓜,一款风肉扁尖冬瓜汤是苏州人家家户户最实惠可口的夏令美味。
古代苏州人三伏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啖糕,著名的有水晶糕,山楂蜜糕,王千糕,白松糕等品种。市肆供应时令面点,如白汤面又名枫镇大面,不用酱油,只用鳝骨所得白汤吊清后制成,汤色清冽,味道鲜洁,或以肉汁为浇头,称卤肉面,配以黄鳝丝,名鳝鸳鸯。今面店多制冷面,浇以各式浇头出售。
中午吃完面,下午吃一碗绿豆汤。跟别地的不一样,一碗正宗的苏式绿豆汤会加蒸熟的糯米、冬瓜糖、红绿丝,苏式绿豆汤讲究的就是汤水清透,糯米Q弹,加上薄荷的清凉,再加点冰块,把配料全部放到碗中,倒入用薄荷叶熬制的薄荷水,盛夏来上一碗,这是老苏州记忆中的味道。
纳凉,老宅水边悠然避暑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高温会令人中暑,古时更易发生瘟疫流行,所以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一岁难过之关,惟有三伏。精神之耗,疾病之生,死亡之至,皆由于此。”
为躲避高温,人们纷纷“避暑”“纳凉”。正所谓“水退池上热,风生松下凉。”山中、林中、池畔、泉边、树下都是很好的避暑场所。“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白居易有诗《消暑》,应是“心静自然凉”的注解。
古代,江南人喜亲水,如明、清时的苏州人,便喜欢水上纳凉。清顾禄《清嘉录》“乘风凉”条称:“纳凉,谓之乘风凉。或泊之胥门万年桥洞,或舣棹虎阜十字洋边,或分集琳宫梵字水窗冰榭,随意流连…….”苏州城纳凉避暑的去处很多,这个时节,天气热得能融化金石,实在没有其他可以消遣的事情,就借纳凉来行乐。
在今天的苏州园林的走廊内、亭子里,孩子们爱玩的苏州乐园森林水世界里,都是避暑消热的好地方,这样的体验大概就是夏天的风情。
玩耍,手握剪刀指尖生趣
《清嘉录》中记载清代苏州人过三伏天时,人们会用纸剪成方形、圆形、六角或八角的灯笼,以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等样式,供小孩子玩耍。人们在避暑的同时,也创造了不少乐趣。
晒书,激活文脉勉励子弟
苏州城里,书香门第多,很多人家中都收藏着书籍、字画,把书籍字画搬出来见见阳光,防虫蛀防腐蚀效果尤著,这样既能起干燥收湿的作用,又能驱赶藏匿于书页间的书蠹,俗称为“晒书”。
古人“晒书诗”不仅仅以“晒”为目的,而是带有仪式感。清代书画家潘弈隽有这么一首诗:“三伏乘朝爽,闲庭散旧编;如游千载上,与结半生缘。读喜年非耋,题惊岁又迁。呼儿勤检点,家世只青毡。”这首诗宛如一幅风俗画卷呈现在眼前:三伏日,诗人在庭中曝晒书画,感慨时间的无限、人寿的有时,恍觉岁月似水流年。因此将子女叫至跟前,教育其要珍惜时光,勤勉学业。
另有诗句,杜牧《西山草堂》的“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陆游《林亭书事》的“约束蛮童收药富,催呼稚子晒书忙。”都呈现了古人晒书的情与境。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但这时也最能体现苏州这座城市的特色。夏日炎炎,也挡不住她展示的底蕴与风雅。
—FIN—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删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原标题:《三伏天到来前,学一学苏州人的风雅惬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