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个很玄妙的东西,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是,苏州园林,却独辟蹊径地用立体展现的方式,将“意境”这个东西,全方位地展现在了世人的面前。意境,必须先有“意”,才能有“境”。就好像文人写文章一样,先确认了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才可能倚马千言、下笔有神,而不至于跑题啊。苏州园林也是如此,整个园林的中心思想一确定了,就容易设计了。
在拙政园中,有一个厅堂,它所正对的是一面雪白的墙壁。一般人到得此处,都会有所诧异,看这厅堂的设计方向,正是为了观赏对面的墙壁而设计的啊,可是,对面的墙壁上雪白一片,什么都没有啊,难道,设计者就是专门为了留白而留白的吗?如果这样想的话,那就失去了其中的真味了。因为,当你静下心来,仔细欣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当阳光照射到一定角度的时候,会将厅堂屋顶的瓦檐的阴影,投射在对面的墙壁上,顿时间,对面的墙壁就会变得斑斑驳驳,流光溢彩,美不胜收。雨天的时候,也没有关系,对面粉墙上流淌下来的雨水,便是老天爷用自己的画笔在这一卷白纸上随意作画,而我们呢,正可以像当年的张旭欣赏屋漏痕一样,欣赏那墙壁上流淌下来的雨水。这种闲情雅趣,不是亲自经历的人,是不可能体悟到的。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便会明白,所谓意境,原来只是一面白墙,如此简单。
图片来源网络,不包含于原创部分,下同除此之外,所谓的“曲径通幽”也是体现苏州园林布局巧妙,尤其是意境独特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些亭台楼阁、池塘假山,彼此之间是如何组合到一起来的呢,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功臣,那就是“曲径”。说起“曲径”的话,人们一般都会想起九曲回廊,没错,九曲回廊的确是曲径的一种最经典的表现手段,那蜿蜒曲折的长廊,使得人们看不见前面的景致究竟是怎样的,这样的话,便没有了一种一览无余的感觉,前方究竟是什么,必须要靠游人的想象,必须要亲自走到那里去的时候,才能够恍然大悟,所以,九曲回廊自然是曲径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曲径又不单单只有回廊,还有其他的。不管是雕梁画栋,布置了无数文人字画的游廊;还是栽种花草,隐身路旁的天井;是粉壁无瑕的巷道;还是两旁种满了花草的高高低低的山路小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曲径的一种。可以这么说,在苏州园林中,只要是“路”,就都是“曲径”,就都能“通幽”。当你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明明暗暗,深深浅浅的探究之后,最终才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心中的激动,一定不会亚于当年那找到了桃花源的古人,或许可以这么说,苏州园林,这本就是像桃花源一般如梦似幻的人间仙境。
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这样的一段记载,有人称现代建筑中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有奇妙的坡道,“坡道是真正的建筑上的散步廊,因为它使人出乎意外,不时产生别有洞天的意境”。当我怀着好奇看到了那所谓的神奇坡道的图片时,却不觉大失所望,原来,那所谓的别有洞天的坡道,只不过是一些连接房子各个楼层的室外走道而已,有什么巧妙之处啊。它和苏州园林的曲径唯一的区别,大概就在于它是立体的,而苏州园林则是平面的,如此而已。更何况,它的坡道虽然是立体的,但是却建造得一览无遗,所以,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而苏州园林呢,虽然是贴着地面建造的,但是,却会由于地势的不同,而产生高低起伏的立体感觉,更重要的是,有一种移步换景的美妙,即使像拙政园这样较大的空间,由于有了这些曲径的存在,也不会让人感到枯燥。
更何况,我们还有一个堪比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坡道的经典例子呢,那就是狮子林假山群。这狮子林之所以叫狮子林,就是因为园中到处都有形似狮子状的假山,它曾经是寺后的花园,而且,佛书上也有“狮子吼”的说法,所以,就叫狮子林了。有些假山,是只能在外面看看的,即使能登上假山,也不能进入假山的内部去。而狮子林呢,它的内部,就好像是一个迷宫一般,是由一个个盘旋曲折的山洞连接起来的。这山洞,就是苏州园林中最神奇的“曲径”。只要是进入了山洞,便好像是进入了迷宫一般,就算两人相隔咫尺,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及,要想见面,只有循山路而行方可。沿着山路,你可以时而登上峰顶,俯瞰四面坡壑;时而爬下洞底,仰望满目叠嶂;身在洞穴之中的时候,又有一种恍惚迷离的感觉。假山空灵曲折,让人时时刻刻感觉神幻莫测,有一种佛法无边的感觉。
狮子林的曲径,不仅是至高的艺术,而且还象征着高深莫测的佛境,有着非同寻常的意境之美。西方建筑中那所谓的神奇坡道,和我们的狮子林山路洞穴一比,真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