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优势 >> 正文 >> 正文

苏州园林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式庭园有着怎样

来源:园林 时间:2024/8/10

闻名中外的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也足以堪称我国建筑界的瑰宝。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极具艺术性,它讲究亭台轩榭,布局严整,假山池沼,配合完美,花草树木映衬得当,以及近景远景分布均匀。

正如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所说的:“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

同时,透过叶圣陶先生的文字,我们也感受到,苏州园林营造出的是一种亲自然、兴人文恬淡清幽的居住环境。

即使是圆明园这样享誉世界的,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的皇家园林,也有不少景致是仿照苏州园林而建,

但不论是作为私家园林的苏州园林,还是皇家园林的圆明园,它们都是中国式庭园的代表。

那么,这些中国式庭园有着怎样的起源和演进?历史上许多与庭园有关的文字作品,又向我们透露了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成书于年的《中国庭园记》,是叶广杜先生自年日本考察归来后,历时三年完成的。这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国庭园美学的书籍,也是中国造园史必提的书籍。

叶广度先生在书中除了提及中国庭园的演进轨迹之外,分析了古代王侯、士绅等庭园对国民意义,并试图从文学等艺术角度,梳理出中国的庭园美学。

中国庭园的起源和演进

近现代的园艺学者普遍认为,庭园的创建起于东方。庭园作为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表现,它首先是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的模仿。

早在渔猎时代,人们为维持生活,就把打猎得来的禽兽,畜养在一定的圈子里,同时仿照自然在周围栽培一些瓜果,当时将这种场所叫做“园囿”。

《说文解字》中对于园囿的解说是:“园,树果,圃,树菜也。囿,养禽兽也。”

从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园”就是今日所说的果蔬园,而“囿”则类似于今天所称的动物园,供人观赏。

这是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渐渐出现了精神娱乐需求。生活越觉得充实,娱乐的兴致越发觉得浓厚,这时候就出现了因为娱乐需要而建的庭园。

例如在殷实民安的周代,文王就建了一座可以让他与民同乐的灵台,并布置了一个园囿,面积竟达到方70里之大。

发展到后来,园囿既是古代娱乐的场所,也是人类提供鸟兽繁殖的地方,最终目的就是让这些鸟兽供其主人狩猎。

尤其是帝王之家,为彰显自己的权力和尊贵的身份,不吝斥巨资,招众役,搜罗嘉树珍果,珍禽异兽,用人工打造一个可居,可赏,又可狩猎的场所。

这个制度到了秦汉,虽未曾改变,但实则规模在不断扩大,装饰性越来越繁复奢侈,名称也由“囿”变为“苑”。

秦汉之后,历朝历代所建之苑对比过去,规模及奢华程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隋炀帝继位后所建造的西苑,据《隋书》所载:“帝即位,首营洛阳显仁宫,发江岭奇材异石,又求海内嘉木异草,珍禽异兽,以实苑囿。”

这样的庭园,若说它是一处皇家贵族狩猎享乐俱乐部,一点也不为过。

但不论庭园的规模和形式如何变化,可以肯定的是,人们打造庭园的初衷就是出于对自然的模仿。正如柏拉图所说的,艺术是自然的模仿,作为综合艺术表现的庭园也不例外。

到了唐宋时期,除了帝王、贵族以及官僚阶层之外,许多缙绅文人也都热衷于,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庭园,一处置放自己情感与灵魂的归所。也因此,这些人的庭园风格,与前者有很大的不同。

并且,他们用自己擅长的文学,在文字与实践中,开创了全新的庭园美学,并影响着后世。

那么,那些描写庭园的相关文字,又向我们透露了什么样的信息呢?

文学中的“富贵”庭园风

上文提到,由周代至秦汉是庭园的启蒙时期,人们的社会思想观念随着社会发展也在不断更新,衣食无忧之后,便有了更多的情感诉求。

此时,文学应运而生。作为情感诉求载体的其中之一,它也经常被人们用以歌颂自然之美,包括庭园等等。

其实,从约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到秦汉时期的辞赋,六朝文学,再到唐宋的诗词,以及明清时期的小说,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关描写庭园的文字。

如《诗经》上:“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到《红楼梦》中叙述贾政游大观园:“左右一望,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意乱砌,自成纹理,不落富丽俗套。”,都有庭园的身影。

文学的发生,通常都是以各个时代的社会现象为背景。特别是到了六朝时期,我国文学由淳朴进入雕饰之阶段,而造园的艺术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透过以上这些文字,我们也能感觉到,造园在技术与艺术上随着时代更迭,都有了很长足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描写皇家贵族庭园的文字,表现出来的富贵奢华程度、造园技术之高,常人难以相像。

如《齐书》所载:

“世祖太子性颇奢丽,宫内多雕饰精绮,过于王宫,开拓元圃,园与台城北堑等。其楼观塔宇,多聚奇石,妙极山水。虑上官望见,乃旁列修竹,内施高障,造游墙数百间,施诸机巧,宜须障蔽。以晋明帝为太子时,立西池,乃启世祖引前例,求于东田,起小苑,上许之,穷极制度。”

以上文字描写的是,南齐太子萧长懋所修建的庭园。其奢华程度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王宫,园中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自是不会少,不但要配置适当,还要与收集来的那些天然奇石恰到好处的相融合,成为妙极山水。

因为太过华丽,怕被在宫中的皇上看见,便在靠近门处栽列修竹,里面设置高障,又造活动墙壁数百间,安装上机巧,如果需要障蔽,转眼间便遮挡起来,如果需要撤,随手就可以搬走。

这样想法先进的庭园,放在现今也是超级豪华的别墅。

再如上文所提到的清圆明园,既然号称“万园之园”,其规模宏大可见一斑了。据清代书法家徐树钧在《圆明园词序》中说:

“园中列景四十,以四字题匾者,为一胜区。一景之内,斋馆无数,东拓长春,西辟清漪,离宫别馆,月榭风亭属之。西山所费不计亿万。”

这些文字除了说明不同时代的庭园特色之外,也说明这样的庭园其实都是权力、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也尽显封建社会贵族阶级特有的奢靡之风,穷奢极欲。

文学中的“清雅”庭园风

一直以来,中国庭园都为诸多文人所倡导、歌咏和构思,这也正是中国庭园有别于欧美庭园的特殊之处。

如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田园居》: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笔下的庭园美,是恬静清新,清淡朴素,毫无娇柔造作的天然之美,并且带着意趣盎然的生活气息。将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以田园风光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使人悠然向往。

这无疑与陶渊明,热爱自然,渴望远离世俗纷争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心理要素有关。

心若简单,世界便简单!

对陶渊明十分推崇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所居住的庭园同样是简洁朴素之美。他在《超然台记》中写道: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邱、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但知足常足,清远闲放的苏东坡,面对这样的庭园,写出的却是“荒原无数亩,草木动成林”这样意境深远的诗句。

苏东坡甚至认为,当时的一些有钱人家庭园里都带着一种俗气,说他们“浅红深紫相媚好,重楼多叶争矜夸。”他对于美的观点是: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不怪奇玮丽者也。

正所谓相由心生!安之若素,怡然自得,也让苏东坡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让他在这样的庭园中写下了隽永、美妙的《和文与可洋川园池》诗30首。摘选:

蓼屿秋归南浦蟪蛄鸣,霜落横湖沙水清。卧雨幽花无限思,抱丛寒蝶不胜情。

试问,能有如此景致的庭园,能有几人不心生向往呢?

结语

中国式庭园由西周以前的实用性,发展至西周秦汉,以及魏晋时期的娱乐性为主。这其中因多由于皇家贵族的倡导,使得中国庭园不论是规模,技术构造或是艺术性都有很长足的发展。

例如,汉朝的上林苑,晋朝之金谷园,隋唐的西苑,宋朝的洛阳名园等等,这些庭园都堪称精美绝伦。到了清朝,圆明园更是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虽然它们都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但这些庭园其实体现更多的都是当时的权贵意志。

到唐宋以后,由于大量缙绅文人的参与,庭园的功能发展为娱乐兼实用性。

在经历了都市生活的烦嚣苦闷之后,他们每个人都想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在与社会不脱节的情况下,选择一个风景清幽的地方,或是在自家庭院,根据个人喜好,模仿自然景致布置一个属于自己的庭园。

吟风弄月也好,饮酒作乐也罢,在这里,他们可以放纵身心,享受自由,也形成了这个时期特有的庭园文学和庭园美学。

在他们的庭园文学中,既体现了个人的人生观,也寄托了自己诸多的心理情感。因此,就形成了他们在庭园设计中,清淡、优雅、静秀、冷逸、超洁的观点,并影响后世达近千年。

正如周公度先生,在《中国庭园记》一书中,作序时写道:“庭园是心的外化,栖心可得自然。”

中国的庭园美学如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