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优势 >> 正文 >> 正文

山水比德马晓晨春天会来,但未必属于每个人

来源:园林 时间:2024/8/6

山水之声

话当下景观思未来设计

专注于园林景观行业

探索、反思与批判

一同聆听

青年中坚力量的声音

景观设计的题材是多样的,

当它融合于土地和城市的复杂性中,会给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广阔的福祉。

我们似乎昨天还在热衷于谈论所谓的大流行大消费大数据,然而在今天,我们的社会突然间就转而进入一个后全球化的封闭的不确定的时代,一切都太快了,时空的尺度,人的相处方式和组织的模式,一切都变得不再是过去习以为常的。我们的共情能力在下降,作为人的本体意识在削弱,我们被异化以匹配这个时代的效率。

或许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心理本体的地位,景观设计的题材是多样的,当它融合于土地和城市的复杂性中,会给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广阔的福祉。

在年的尾声,我们邀请了马晓晨做客“山水之声”,就近来一些热点现象、行业趋势、以及理想与现实等议题进行了访谈,以下为访谈正式内容。

1内卷,行业蓄能还是加速内耗?

所谓内卷原先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里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其实历来都存在,后来泛化成一个网络流行语,大概表达了当下各领域白热化的、极低边际效用的低下竞争模式,最终对应的群体被锁死在一个低水平的循环状态中或者进入下行通道。自然界有一种叫做盘羊的动物,它的角是向内生长的,最后羊角会一直顶到前额头骨直到死亡。像这个例子可以形象的表达内卷的后果,所以从更大的角度来说,多重内卷甚至会导致社会卷入历史的周期律。

内卷的一个直接因素来源于数量庞大的低价值的人力,清朝之所以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有一个重大因素在于其四亿人口数量,农业社会对过剩的人力的吸收能力是很弱的,所以直接导致了恶性循环。这个角度来说,似乎我们的行业仍然具有农业社会的特征。过去的市场容量是巨大的,而从业劳动力也是巨大的,内卷也是必然的,但今后一定会有变化,也许很快就会到来。

春天会来,但未必属于每个人,一部分人会登上诺亚方舟。

至于内卷是蓄能还是内耗,我觉得是个辩证或者动态的关系。景观是一个不断创造美好的职业,如果只说内容和价值那一定是向好的。破内卷需要外力的变化,这个外力我认为现在有。个人的话需要外部资源的导入,最好的资源导入我觉得就是学习本身。

另外我们需要跨出舒适区勇于受挫,生物学上有一种“毒物兴奋”的概念,适量的挫折和麻烦会让个人和组织更强悍。而积极的试错虽然看似是某种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带来的回报往往才是最大的。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必须有一城一池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所有的创新都来自于解决具体的问题。

2面对干扰,如何冲破迷雾破局重生?

设计师的干扰大概有两种,一种来自于客户对项目的现实的诉求,另一种是不自觉卷入的高密度的信息碎片的漩涡。设计师要运用自己的技术、知识、和阅历乃至世界观,把实际问题寻求创造性的转化,并负责任地为每一个创意建立合理的、有价值的经济逻辑。面对流行化和热点,我们需要保持自觉性和判断力。但不是说“我很厉害我很特殊”,而是人作为主体,要思考“我”和世界和社会的是什么关系,我看到了什么。

社会是多元化的,不必人云亦云。

3过剩创造力与受限建造力如何平衡?

这个问题我认为有讨论的空间,当下的技术尚没有出现革命性突变,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应该深谙工程技术,把创意掌控在技术边界内。所以所谓创造力,至少在我现在这个阶段,不存在过剩的说法,当知识和逻辑相对精确的时候,你所表现的事物就会趋向少和简单。所以我理解的“少即是多”大概有这个意思。

当知识和逻辑相对精确的时候,你所表现的事物就会趋向少和简单。

4个人思想如何借助载体呈现在设计上?

首先,个人的表达欲不是做设计的核心和思考原点,这是要明确的。设计师的确有偏好,有个人理念、风格和处理手段的惯性,但前提是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有效价值。

随着设计师在应对需求问题上的日渐成熟,自我表达部分会自然地显露出来,从而渐渐成为设计过程和结果中如影随形的一部分。

个人的表达是创造部分叠加需求部分后的剩余投影,是附属品,但不是起点。

5景观融合,应如何培养自己的统筹思维?

景观作为场所、空间或者土地计划的核心与媒介,具有多向度的整合力和意义。

我认为这是一种基本的认知,也是我们专业教育中一直以来强调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它并不构成一个问题,而应该是共识。否则景观的效用就太低了,不符合当下的需求更不用说未来。但聪明的景观设计师也应该知道在不同情况下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有时专业间的协调和统一,比彰显景观的重要性更容易达到目标。

6年龄应该成为设计师的困扰吗?

完全不应该有,设计师不应该是依靠出卖体力去竞争的职业,它不是吃青春饭的。关键是设计师是否一直处于一个高水准上面,并不断的在适当时机出现某种激励。唯一的不适,就是当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所谓“大器晚成”,所以保持健康、保持热情、保持敏感、保持思考吧。

结语

远观马晓晨,他自我、反叛、独立,走近后却发现,他鲜活、有趣、亲切,身处人间烟火。也许正是这种远与近、外与内、前与后时常共存的“反差”,让他既能寄视角于宏观,又能踏实地落于实处,在浮躁的大环境下仍保有初心,带领着山水比德上海设计院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惊喜,诠释着有生命力的设计应有的模样。

站在回望,于设计师来说这是艰难的一年应该并不为过,在探寻更优人居环境的道路上,园林变的是不同文明下人们关于美好生活的定义与追求,不变的是关于对人(美好生活)的研究与成就。空间的底层力量或已由思想转变为科技,园林似乎走入了科技作为底层逻辑的定量研究与循证设计等趋势中,这些都与山水比德最新的定位不谋而合:世界级的景观科技型创新平台——数字科技要在当下的风景园林中对景观效果与创新方法等产生赋能与进化。

变者是进化,不变者是进化的底线与初心。新年伊始,于此展望未来,正如马晓晨所说,保持健康、保持热情、保持敏感、保持思考吧,春天会来的,让我们努力成为登上诺亚方舟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