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中具有审美价值的特征形式和风格。自先秦至19世纪中叶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体系,多年间风格变化不大,通称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社会性质的改变,外国建筑,特别是西方建筑的大量输入,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建筑风格发生了急剧变化,通称为中国近现代建筑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那么中国古建筑大概可以分一下几类。
寺,《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廷也,有法度者也”,指宫廷的侍卫人员,后来变成官署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等。西汉“三公九卿”制中,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九卿中有鸿胪卿,其官署为“鸿胪寺”。相传东汉明帝时,天竺僧人以白马驮经东来,最初住在洛阳“鸿胪寺”,改建后取名“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越来越少,逐步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寺庙观,《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人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道教从“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了解天象有助于“求道证道”,所以称居住之处为“观”,取“观星望月”之意,观常建于山顶,后来,人们把道教建筑统称为“观”。
道观祠,是为纪念祖先或伟人名士而修建的场所,相当于纪念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
祠堂坛,是古代举行祭祀大典用的高台,以土和石筑就,也指佛教、道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坛式建筑是为表达对天地、祖先的崇敬和感恩而举行各种庆典活动的场所,亦称礼制建筑,如北京的社稷坛、天坛、月坛、日坛、先农坛等。
坛苑,指建有宫室的园林,又称“宫苑”。大的苑广袤百里,内有天然植被、飞禽走兽,建有居住、游乐、宴饮用的宫室建筑群,小的苑则筑于宫中。此外,还有建在郊外或其他地方的离宫别苑。人们熟知的颐和园,就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而建成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宫,为象形文字,本义指人们居住的地方,是对房屋、居室的统称。先秦时期,宫室没有贵贱之分,秦汉以后,只有帝王的住所才称作宫。后来,宗庙、神庙也开始叫“宫”,自此宫和室有了较大的差别。
堂,《园冶》中说:“古者之堂,自半已前,虚之为堂。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古代常以屋前半间空出作为堂。“堂”有“当”的意思,即位于居中的位置,向阳之屋,有“堂堂高大、开敞”之意。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也被称作堂,“堂”还可以用作量词或用来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我国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药店多以“堂”相称,如“济生堂”“同仁堂”“长春堂”等。
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之一,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在用途上有许多发展和变化,超越单纯佛塔的限制,既可以登高望远,又可用来瞭望,还可用于导航引渡。
塔舫,是仿照船的样式,在园林水面上建造起来的大型建筑物,似船而不能划动,亦称之为“不系舟”。舫大多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斋,《园冶》中称:“斋较堂,惟气藏而致敛,有使人肃然斋敬之义。盖藏修密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斋,即斋戒之意,风格大都朴素清雅,所处位置幽深僻静。斋在园林中大多作静修、读书、休息之用,可以是一座完整的小园,如北京北海的静心斋;也可以是一个庭院,如苏州网师园的殿春簃,更多的则为一幢小屋。
轩,意为“有窗的长廊或小屋”,与亭相似,也是古典园林中起点景作用的小型建筑物,多居于高处,于下处仰望,似有升腾飞动之感。轩的形式类型较多,形状各异,是一种点缀性的建筑。
阁是一种架空的小楼房,六角或八角形状,常呈两层,四面皆有窗,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人们远眺、游憩、藏书和礼佛之用。
楼,在古时指重叠起来的房屋,《说文》云:重屋曰“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楼多设在山水之间,飞檐翘角,精致秀美。
台,称得上是最古老的园林建筑之一,与亭的外观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台建于高处,多筑成方形,上面可以有建筑,也可以没有建筑。
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亭,在古时候是供行人休息的地方,其顶部可分为六角、八角、圆形等多种形状,因为设计轻巧、选材不拘、布设灵活,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园林建筑之中。
亭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