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寿光市立足创新提升“寿光模式”,聚焦村党组织书记“精力靠不上、能力不适应、动力不充沛”等现实问题,着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专业管理,支部书记从“忙完家里忙村里”变成“一心一意抓发展”,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一、背景
近年来,随着寿光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不够合理,“一高一低”的问题突出。经过历次村“两委”集中换届,寿光市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结构逐渐得到优化,但整体来看,仍然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层次偏低的问题。年村“两委”换届后,全市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年龄在45周岁以上的占76.9%,初中以下学历的占43.6%。许多村党组织书记连续任职多年甚至几十年,个别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任务,精力上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在调研中发现,凡是发展缓慢、矛盾较多的村,多数缺少年富力强的带头人。
二是素质能力不强,与乡村振兴的任务要求相比有差距。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带头人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部分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还有一些差距,有的满足于“看摊守业”,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缺乏思考,不知道乡村振兴干什么、怎么干;有的思维僵化,观念陈旧,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集体经济多年原地打转,村庄发展长期打不开局面;有的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在急难险重工作中存在依赖心理,等待上级帮助推动,甚至关键时候“撂挑子”;有的对全面从严治党形势认识不清,对政策法律缺乏敬畏,作风简单粗暴、不按程序办事甚至违纪违法。
三是人选来源渠道相对单一,青黄不接的问题亟待解决。近年来,农村优秀青年通过参军、升学、务工等途径离开农村,农村青年人才严重流失。例如,寿光市侯镇东岔河村户籍人口人,在外就业、务工的多人,绝大部分是有一定专长的青年农民。农村“空心化”导致村“两委”换届只能“矬子里头拔将军”。部分村党组织书记存在私心,担心“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愿意吸收优秀青年入党。
四是激励保障力度不够,对优秀青年人才吸引力不强。年,寿光市村党组织书记平均报酬为每年3.2万元,与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增加的工作量相比,与社会上其他管理岗位人员收入水平相比,补贴报酬相对偏低。近年来,省市每年组织从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事业编,但对年龄、学历等要求较高,招录比例较低,激励作用有限。过去出台的容错纠错机制过于笼统、难以落实,对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护作用不够明显,影响了他们的干事激情和创业活力。
二、探索实践
寿光市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先后出台《农村主职干部备案管理办法》《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15条意见》等政策措施,建立起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激励保障、管理监督等全链条工作机制,激活了乡村组织振兴的“一池春水”。
一是聚焦有能人干事,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拓宽选人视野。实施农村优秀在外人才“雁归计划”,组织镇街党(工)委下深水摸排,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邀请等方式,动员在外能人、退役军人、镇街临时工作人员等回村任职。年3月,侯镇草碾村回引在外能人何延发担任村支部书记,他多方筹资万元,整修出行道路2.3万㎡;将村民用水接入自来水管网,让老百姓喝上健康的自来水;清理村内“三角债”,村集体增收16万元,村里“一年大变样,旧貌换新颜”。从严审查把关。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把关作用,明确不得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具体情形,严格落实任职资格市镇联审制度,在镇街党(工)委对拟任人选资格条件全面审查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协调纪委、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卫生健康、信访等部门单位进行任职资格联审,坚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挡在门外。严格备案管理。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内需要调整时,镇街党(工)委需提前与市委组织部沟通,对拟任人选经市镇联审无异议后,镇街党(工)委再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决定,人选调整后10个工作日内报市委组织部备案。充实后备力量。实施农村后备干部“雏雁计划”,结合“村村都有好青年”评选,择优选聘一批优秀青年人才跟踪培养,组织到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集中培训、到镇街站所或片区跟班学习,条件成熟的安排回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为新一轮村“两委”换届提供源头活水。年村“两委”换届中,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学历实现“一降一升”,村村都有35岁以下青年,其中“90后”村党支部书记就有18人。
二是聚焦有能力干事,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开展专题培训。每年组织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进行集中轮训,将党务工作知识、党规党纪、集体增收等作为必学内容,市委书记亲自开班动员并作专题辅导。近年来,先后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苏州、杭州、长沙、莱西等先进地区对标学习,引导他们拉高标杆、跨越赶超。打造培训阵地。投资3亿元高标准建设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实行“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的培训方式,让学员们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目前已举办17个省市的培训班期,培训2.4万多人次。同时,以农村社区为单位,每月通过“书记论坛”“初心讲堂”,分享强村富民的好经验好做法,搭建起“书记教书记、书记学书记”的互学互促平台。开展结对帮扶。开展强弱村结对帮扶,以镇街为单位动员30个带头村结对帮扶薄弱村,组织村党组织书记以老带新、以强帮弱,通过帮思路、帮资金、帮项目的方式,推动各类资源向薄弱村聚集。洛城街道屯西村帮助尹家村成立绿化管理公司,承接现代中学明德学校园林维护工程,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
三是聚焦有压力干事,不断加强村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建立定期研判、动态调整机制。以镇街为单位,每季度对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情况进行一次分析研判,对不称职、不胜任的村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去年以来调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45名,对曾受过刑事处罚的22名村干部进行清理,保持农村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对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实行停职教育。对不服从镇街党(工)委领导、工作不在状态的村党组织书记,经镇街党(工)委研究决定,将其组织关系转到镇街帮教党支部,停职接受再教育。经教育转化合格的,镇街党(工)委研究同意后,可再转回所在村党组织;仍不改正的按程序予以免职。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连续5年推行“主题党日”制度,主题党日分3个环节,白天以农村社区为单位举办“书记论坛”,片区总支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围绕农村重点难点工作讨论交流,分享治村经验,会诊发展难题;晚上以村为单位举办阳光议事日、支部生活日,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对宅基地审批、发展党员等村内重要事务民主决策,公开上月村内账目,倒逼村干部规范履职。市委组织部班子成员每人分片联系3个镇街,每月随机抽取一个村全程参加,成立5个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抽查,推动基本制度落实落地。
四是聚焦有动力干事,持续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激情。落实基础保障。健全市财政保障村级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目前市财政每年列支万元,严格按照上年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平均每年报酬达到4.8万元。对正常离任村主职干部,按规定及时足额发放补贴报酬。圣城街道九巷村党支部书记杨学军说“街道对村里各项工作量化赋分,根据得分情况收入拉开差距,去年我考评为优秀等次,每个月收入接近元,快赶上科级干部了,现在浑身充满了干劲。”加大关爱力度。参照科级干部标准,每年组织村医院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对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生活困难的村党组织书记,市委组织部结合实际给予关怀救助,镇街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上门慰问帮扶。调研中有村党组织书记谈到“市委组织部组织我们这些村官进行体检,说明市委心里想着我们、装着我们。特别是读到《一封信》,真的很感动、很暖心”。强化正向激励。每年评选名左右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参照镇街事业编制人员工资标准增发补贴报酬;挂职担任所在农村片区党总支副书记。制定集体增收村干部奖励办法,对村集体增收效果明显的村直接兑现到村干部个人,近两年累计发放奖励万元。近两年推选5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挂职镇街班子成员,7名村党组织书记考录为镇街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突出典型带动。在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对5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通报表扬,在《寿光日报》开设“点赞好支书”专栏,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事迹大张旗鼓宣传。近年来,王乐义、李新生、葛茂学被评为全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屯西村、九巷村、台后村被评为全省干事创业好班子,东斟灌村、裴岭村党支部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岳寺李村支部书记朱乐阳被评为全省优秀兵支书。
三、经验与启示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寿光市探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推动了队伍整体优化提升,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热情,为各地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松散化”向“专业化”转变是村党组织书记管理的必然要求。过去,村党组织书记一直处于不脱产、不在编的状态,“脱了鞋下地,穿上鞋办公”。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任务繁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时间靠不上干不好,能力跟不上办不了”。如果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体制,势必导致来源渠道单一、人员变动频繁、工作干劲不足。寿光市把村党组织书记当成一支专门的队伍来管理,在选任、培训、监督、激励等方面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工作机制,保证了他们有精力、有能力、有动力投身农村工作,用“专业化管理”换来了“全身心干事”。
二是“让能干好的人争着干”是村党组织书记专业管理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村党组织书记岗位面临“能办的人不想干,想干的人办不了”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新形势对村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岗位更需要见过世面的在外能人来当;另一方面是村党组织书记操心受累,待遇偏低,对在外能人缺少吸引力。为从源头上破解这一问题,寿光市千方百计完善村党组织书记正向激励机制,医院开展健康体检,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参照事业编制增发补贴报酬,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公务员、事业编,挂职镇街领导班子成员,实现了支部书记从“没人当”到“抢着干”的转变。
三是“严管厚爱”双向激励是村党组织书记专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村党组织书记长期扎根一线,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另一方面,个别村党组织书记放松自我要求,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寿光市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既想方设法提升村党组织书记待遇,让村党组织书记有甜头、有奔头,又对不称职村党组织书记停职教育,实行定期研判、动态调整,引导村党组织书记讲规矩、守纪律,工作上更加卖劲、用权上更加谨慎,确保既能干成事、又能不出事。
四是“县镇共管、以镇为主”是村党组织书记专业管理的重要机制。选准用好村党组织书记的责任主体在镇街党(工)委。但如果单纯交给镇街党(工)委,受制于主客观原因难免有不到位的地方。寿光市坚持上提一级、市镇共管,市级层面出台指导办法,在任职资格上统一审查、补贴报酬上统一保障、教育培训上统一组织,同时把日常监督管理考核交给镇街党(工)委,动态掌握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把每个人的表现摸清吃透,做到了宏观指导和精准管理相结合,更好地把专业化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山东省寿光市委组织部供稿)
(免责声明:该展示案例内容系发布单位或个人自主供稿,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