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发展 >> 正文 >> 正文

古猗园今起举办五场云游讲座领略江南园

来源:园林 时间:2025/4/20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今年,是古猗园建园周年。记者从园方获悉,在这个居家抗疫的特殊劳动节中,古猗园携手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邀请江南园林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今天起连续五天举办“古猗园江南文化讲坛(线上腾讯会议)”线上讲座。通过五场“云游”,市民可畅游江南园林里的诗词、“景境”之美、山水文化、建筑文化和植物文化。

讲座1

时间:5月1日13:30

讲座主题:古典诗词与江南文人生活——从古猗园中的诗词说起

讲座专家:胡建君(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中国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章莉莉(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

内容简介:古猗园之名源于《诗经卫风》中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万民唱诗的时代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但诗意与情境一直长留在我们心间。本讲座从古猗园相关诗词入手,展开古今文人生活的风雅篇章。内容将会涉及诗词鉴赏、诗词唱和、诗词雅集、诗词因缘故事以及与之相应的美景、美食、美物等。“书以道事,诗以达意”,借文字之力,让我们一起品味古典诗词与文人空间之美,重拾一段优雅的慢生活时光。

讲座2

时间:5月2日13:30

讲座主题:绿竹猗猗,明园四义——从古猗园到江南明园

讲座专家:朱宇晖(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常务理事)

主持人:孙佳(古猗园文保基建科科长)

内容简介:从南京瞻园、苏州拙政园(中部)、艺圃到上海古猗园、秋霞圃,现存江南诸多明风园林以其舒缓明朗的布局、柔情吞吐的山水、掩映出奇的角色分配、简素内敛的修饰,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堪与明式家具并美的、如风远逝的造园巅峰时代。

讲座3

时间:5月3日13:30

讲座主题:江南园林中的山水

讲座专家:李辉(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主持人:尹仕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园林专业主任、副教授)

内容简介:山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哲学意味,也成为古代文士心目中道德的象征,因此当他们进行自然表达时,不论是在绘画还是园林中,山水意象都成为必然的审美主题。本讲座追溯自然山水的本体特性,探究文士心底里对山林、对江川的渴求,从而分析江南园林营造中的山水意匠,揭示其中深层的美学意涵。

讲座4

时间:5月4日13:30

讲座主题:论江南园林的“景境”美

讲座专家:曹林娣(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仓平(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教授)

内容简介:介绍江南园林“景境”的具体内涵,指出园林的“景”为物质具象的外在形态;“境”,即“意境”,指内在层次;“景境”是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一切景语皆情语,江南园林永恒的魅力,正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讲座5

时间:5月5日13:30

讲座主题:在江南园林里看懂园林传统植物

讲座专家:罗震伟(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主持人:陈嫣嫣(古猗园副园长高级工程师)

内容简介:“江南园林甲天下”为江南地区古典园林赢来世界赞誉,其中的园林植物功不可没,本次讲座拟从三个维度总结园林传统植物的作用,即第一是园林意境体现材料,第二是园林文化形象化身,第三是园林季相变化之源,为品味江南园林提供植物视角。

期待您的参与,让我们一同在云端实现“诗与远方”的相遇,跨越五百年的时光,领略文人园林中的传统文化与人文内涵。

新民晚报记者金旻矣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古猗园,至今已经历了年的风霜浸染,作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古猗园深浸着中华文化的内蕴,也综合反映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造园艺术,在漫长的岁月沉淀中,这些灿烂的智慧结晶,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

为突出“公园+特色”,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上海古猗园达成共同推进上海市公园主题功能拓展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深入挖掘古猗园文化内涵与造园特色,提取典型元素进行非遗方面的探索和发展,将古猗园打造为非遗主题公园,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更丰富更多元的公园文化需求,同时推动公园文化品牌的打造。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基于古猗园历史文化特点,就提升建筑装饰、景观艺术、文创作品等方面,发挥专业资源优势,深化艺术文化元素的植入,丰富和提升古猗园的园艺特色、文化内涵。古猗园也发挥自身优势,就工艺美术作品的展示宣传、学生实践创作等提供资源。

下半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与古猗园还将推出非遗主题公园系列活动,共同打造猗园艺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