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的源起,最早可追溯到神话传说时代,历经悠悠岁月、沧海桑田,浸透了秦汉之厚重、魏晋之空灵、唐宋之繁华、明清之鼎盛,见证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融会了中国传统文学、绘画、建筑等艺术的丰厚菁华,彰显了中国人特别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清雅脱俗、自由高远的志趣情操,海纳百川,精妙绝伦。
一、哲学渊源:融揉凝练神髓隽秀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的不仅是自然天成,还表达着中国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蕴含着中国传统儒道禅思想、风水理论传承与融合的宝贵结晶,抒发着文人士大夫身在庙堂、心游山野的处世情怀和修身养性、借物咏志的道德情操,方寸之间,以小见大,深谙华夏哲学之精髓,散发东方智慧之光辉。
二、文化底蕴:诗文画艺底蕴深厚
中国古典园林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文绘画等诸多文化艺术元素融为一炉,且于细微之处见雄奇,一亭一台、一楼一阁、一联一匾皆有渊源、有典故,渗透着浓浓的文化韵味。中国古典园林用典之多、用诗之妙、用画之美、用书之奇、用史之雄,堪称典范,不但提升了自身的思想容量,而且使其成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鲜活的百科全书。
留听诗文之巧妙唐代李商隐一首《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将景与声进行了巧妙的结合,也造就了拙政园留听阁的题名的由来。
网师立意之高洁网师这一典故,最早出自于先秦时期一首著名的歌谣,其中有沧澜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句子,表现了先人在出仕与出世之间的价值选择,透漏出一种隐逸山野的思想。后来,经历代沿袭,使网师(即渔翁)就成为了文人士大夫阶层,轻权贵向往自由、重心性崇尚自然的精神符号。
岳阳奇联之雄壮岳阳楼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不仅有范文正公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还有一副千古名联——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此联既道尽了历史的沧桑变化,又一览了江山的雄伟壮丽,还展现了作者窦南泉,书者何绍基,深厚的文学和书法功底,使岳阳楼声威更震。
西湖传说之唯美断桥残雪、雷峰夕照,作为西湖十景为人们所熟知,更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在这些景点背后流传着的《白蛇传》的美丽传说。每每提及断桥,就会引发人们对白娘子与许仙忠贞不渝爱情的联想,每每提及雷峰塔,状元救母的感人故事就会涌上人们心头,从而实现了园林建筑艺术与民间神话传说及优秀道德传统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园林的文化内涵。
三、造园技艺:返璞归真技艺奇巧
中国古典园林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其建造手法往往是依托周边自然形胜,凭借或仰或俯、或配或借、或掩或透的巧妙手法,将建筑美与自然美和谐统一起来。中国古典园林擅于通过人为的自然化表现手法,缩地成寸——在亦山亦水、亦草亦木、亦远亦近、亦高亦低中,达成对中国人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的完美诠释。
表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景物搭配
表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艺术
表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艺术
四、植物比德:托物言志点睛绝妙
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建筑、植物不可或缺,而其中树木、花卉等植物元素,又被人们赋予了除装饰、观赏之外的其他含义,成为人们寄托精神追求、重德敬德比德的重要载体,不仅提升了园林的人文品质,更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增添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文化魅力。
以花比德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桀骜不驯,常被比作那些知难不退、知难而进的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兰是四君子的佼佼者,淡雅清香,在人烟稀少的地方独自绽放,喻指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
古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
与菊同野——菊,淡雅清香,出离凡尘,傲霜而立,是诗歌经常咏叹的对象,常用来比喻人气质高洁,不同凡俗,正所谓人淡如菊。
不爱花中偏爱菊,此花开过更无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竹,坚贞可以配松柏,劲挺可以凌霜雪,消瘦可以伴寒风,淡泊可以拒蜂蝶,高节可以入云霄,虚心可以友顽石,是雅意清幽、风骨高洁的象征,常用来比喻人廉洁刚正、仙风道骨。
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
注:此文为年与友人为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而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