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发展 >> 正文 >> 正文

园林建筑琉璃境界

来源:园林 时间:2023/3/12

司空见惯的,是玻璃。

现代人把玻璃玩出了花样,不拘于嵌在高楼墙上,只是作为透光的陈设;还在景区兴起设玻璃栈道,下临着深渊,隔着一层透明玻璃,踩上去如凭空行走,惊心动魄。

图源/微博-高叔叔摄影师

然而在古代,玻璃制作不易,相传最早还是范蠡与西施的定情信物。

因为西施要去吴国和亲,与范蠡被迫分离时流下了泪水,所以原名“蠡”的、范蠡在熔铸宝剑时无意发现的饰物,被冠上了“流蠡”的名字。

便是那琉璃美名。

关于琉璃的名字,也有一长串:

战国是陆离,秦汉是铸玉、璧琉璃,隋唐叫做五色玉和玉泉、水晶,宋代则是药玉、玻瓈……

琉璃似玉,玉似琉璃,我们如今不以为意的玻璃,在他们看来值得拥有足够动听的名号。

图源/微博-陶老师-Mr-T

在阳光下流溢陆离光彩的琉璃,因其透明华美、纯净明澈,还和佛教搭上了关系:

佛经上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

愿景是美好的,“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不声不响的琉璃,许了虔诚的人们,可以隔绝尘寰、澄澈无暇的琉璃境界。

图源/微博-细草穿沙

不过,韶华破灭,琉璃碎。

琉璃青碧,秋露落疏雨,淡天总归随烟去。

明时古法玻璃的失传实在叫人遗憾。

从源于西施之泪的凄美传说诞生,到人们珍视琉璃,愿意为它取动听的名字,再到最后的无声湮灭,美好事物的破碎总是最为悲剧。

我们皆知,西游记的沙悟净打碎了琉璃盏,却不知道是什么,打碎了琉璃技法的传承。也许,是琉璃的命中注定。

后来的那些玻璃就是西方人带来的了。

还记得狮子林的玻璃彩窗吗?

图源/微博-一直有好好吃饭图源/微博-一直有好好吃饭

园林给人的印象一贯是素雅的,砖瓦、铺地、院墙,青灰与雪白,色泽清淡,一如江南水墨,只需要简单几色就能勾抹出水乡光影。

而狮子林的彩窗却显得格格不入了。

绚丽的色彩打破了人们对园林的惯有印象,玲珑精致的窗棂与彩色玻璃,不需要借外物框景,便自成奇幻的景致。

这些彩色的玻璃,虽然张扬,但并不浮华。步随曼妙光影,走在室内,晶莹剔透,如在雾里看花,恍惚间古今交错,时空倒置。

图源/微博-煤桶骑士

与其说是在园林里行走,不如说是穿梭在现代和古代的间隙里,窥见了二者的碰撞、交融。

彩窗赋予的琉璃境界,不知是有意还是巧合,与狮子林的佛理也遥相呼应。

图源/微博-一直有好好吃饭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想到,把彩色玻璃这种现代的特色,与典雅园林结合在一处的呢?

据说,在狮子林大放异彩的彩色玻璃,竟然是当年洋人要建上海的大厦时留下的废料。

他们对剩下来的碎玻璃不屑一顾,正要用马车把玻璃拉到郊外填埋时,被闻知消息的贝润生(当年的狮子林园主,也是大名鼎鼎的贝聿铭的叔父)买到。

废料铸成了彩窗,彩窗妆成了琉璃。

阴差阳错间,当年的大厦早已随着岁月而不见其声名,而大厦余下的材料反而被游人驻足观赏,叫人流连。

如今绽放熠熠华光的狮子林玻璃,曾经险些被埋没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再联想到当年古法琉璃的失传,叫人无法不感慨,命运的神奇。

图源/微博-橘涂初四

琉璃成境界,其纯澈、空明,亦如人所追求的至上纯粹,而其起伏波澜,倒也与人的无常命运相似。

·除标注外,图皆出自言墨·

「文字编辑:拾苍」

「图源:苏州园林」

「辛丑年春云起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