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新闻 >> 正文 >> 正文

企石做好山湖江河生态文章

来源:园林 时间:2025/4/1

“东江宝石”企石镇,有山有湖有江有河,生态环境优美。受访单位供图

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推进“市政管养+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继续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精准管理、精细作业;以环卫绿化为切入口,不断拓展和延伸管养领域与项目范围,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一体化运营……

10月26日,“广东省园林城镇”称号授牌暨企石镇城市管理一体化项目启动仪式在东莞企石镇城管分局举行,企石镇、清溪镇获授“广东省园林城镇”称号。当天,企石镇在现场同步启动了城市管理一体化项目,将通过三大创新,进一步巩固深化“创园”成果,探索尝试市政管养一体化新模式,切实推进和提升企石城市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南方日报记者刘远忠

发挥“有山有湖有江有河”优势

“一条碧道东江边,几只白鹭戏水间。”今年国庆节,来企石游玩的惠州市某中学老师曾伟,在东江(企石段)碧道看见水清岸绿、白鹭来栖的美丽景象,脱口而出的两句顺口溜,成为对企石美好环境的生动阐释。

千里东江,醉美企石。作为东江入莞的源头之一,依东江岸势而建的东江(企石段)碧道,绵亘蜿蜒13余公里,如今不仅是当地群众休闲运动的首选之地,更成为吸引周边地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地处东莞东部片区的企石镇,拥有“一湖”(东清湖)、“两河”(东江、东引河)、“三岸”(东江南岸、东引河两岸)、“四脉”(虾公山、飞鹅岭、金校椅山、虎斑岭)以及大大小小的山林、湖泊、河涌等山水资源,生态环境得天独厚。

“企石有山有湖有江有河,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企石镇一位干部直言,企石是国家级生态镇,不仅自然环境优美,还拥有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江边古建筑群、黄氏宗祠、上洞村草龙舞等一批珍贵的文物资源和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就了江边古村“中国景观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名号。

灵山秀水孕育了企石镇别具一格的美丽风景,其中江滨画廊(东江碧道景观)、东湖映翠(东清湖湿地公园)、高阁仙踪(黄大仙公园)、古村遗韵(江边村古村落、贝丘遗址)、古枫常青(千年秋枫古树)、虾峰胜景(虾公山森林公园)、飞鹅毓秀(飞鹅岭景观)和红棉报春(铁岗红棉古树景观)更被誉为“企石八景”,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休闲、观光。

今年4月,广东省河长办公布—年度万里碧道建设激励名单,企石碧道获得万元奖励,这是东莞唯一获得该项激励的单位。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企石镇更是超前超额高质量完成23.8公里碧道建设任务,充分展现了该镇发挥生态优势、打造民生亮点的“企石担当”和“企石速度”。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企石镇深入挖掘生态资源,高规格、高标准地规划和打造的东江碧道(企石段)、东清湖湿地公园、虾公山森林公园、江边古村落等“生态旅游圈”,不仅将优质生态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构筑起具有企石特色的美丽风景线,更有力提升当地城乡品质,全面激活美丽小镇的文旅吸引力和竞争力。

秉持“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原则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久前,企石镇委书记李惠勤在专题党课中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企石镇不可多得的资源,企石要扬长避短,奋力在新的起跑点上实现更大作为,书写美丽宜居的新篇章。

李惠勤认为,对于企石而言,除了生态资源的优势,松山湖东部工业园是企石未来发展的最大底气,也是打赢发展翻身仗的最大机遇,一定要抢抓产业外溢、项目配套、高端人才服务等需求,充分承接松山湖东部工业园发展辐射,高标准谋划新城市中心区,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发展经济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从近几年来看,企石始终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方向,持之以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其中,今年以来,企石镇市有重大项目共19个,包括建设项目13个、预备项目6个。

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后劲强、产出效益好、市场前景广的优质项目接续落地企石,为企石镇打造“东江宝石智造新城”,加速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注入不竭动力、提供强劲支撑。

为此,企石进一步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将突出产业提档提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积极主动融入松山湖东部工业园统筹发展;同时,突出空间拓展优化,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推动空间拓展、加快城市更新,把控开发重点和开发节奏,想方设法腾挪更多的公共空间、公共配套和公共环境。

“具体到基层村(社区),一定要认真谋划好发展的第一步棋。”企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村(社区)要结合实际,把握形势,找准发展定位,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居则居”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美其美。

比如,位于镇中心区的村,发展基础扎实,拥有推动旧改的成熟条件,可以打造城市更新“示范区”;位于工业园区的村,老旧厂房较多,可以顺势而为,推进整合连片“工改工”;工业基础薄弱的村,生态环境优越,则应当扬长避短,书写美丽宜居新篇章。

此外,着力打造文旅名镇品牌,引入专业力量,以东清湖文旅项目为牵引,将全镇特色生态人文景观串珠成链、连线成面,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全域旅游路线,壮大过夜旅游消费市场,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良好氛围。

营造“共建共享共生共荣”氛围

年,东莞实现GDP超万亿元、人口超千万的新突破,站在“双万城市”新起点,东莞正全力塑造新的城市形象,提升市民归属感和自豪感,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位于东莞东部的小镇企石,近年来各项事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除了经济数据表现抢眼外,在民生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同样不遗余力、成效显著,成为积极推进千万人口共生共荣的生动印证。

其中,为推动民生事业持续发展进步,过去五年来企石累计投入约26亿元用于民生建设,切实把改革发展红利转化为民生幸福指数;持续补齐学位、停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等“五个位”民生短板,建成一大批学校、累计新增个公办学位;深入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一批道路、桥梁相继通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落实,新社卫中心大楼建成使用;在全市镇街一级率先推出人才安居房,打造“筑巢引凤”“引英聚才”“共生共荣”的企石探索……

同时,更加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城市品质和内涵的提升,全面做好“绿水青山沃土城美”大文章,统筹实施“四化”工程,全力打造“干净、整洁、亮丽、有序”城市环境,全面提升承载力、吸引力;突出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和谐善治新格局,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切实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和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努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突出为民办事宗旨,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办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巩固“创园”成果,探索市政管养一体化新模式,企石镇于10月26日正式启动城市管理一体化项目,以共建共享模式,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水平,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彻底改善。

企石镇城管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主要有三大探索:一是完善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成立镇属公司,以效果为导向,实现“市政管养+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形成互为补充、良性竞争的工作模式;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赋能市政环卫绿化作业,定人定岗定职责,包组包片包路段,实现精准管理、精细作业;三是推进城市管理一体化运营,以环卫绿化为切入口,不断拓展和延伸管养领域与项目范围,统筹实现地面保洁、水面保洁、绿化管养、公园保安、市政设施维护等一体化运营,确保成本降下去、效益提上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