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新闻 >> 正文 >> 正文

无锡深藏一位高手18年打造65个江南园

来源:园林 时间:2022/9/19
北京中科癜风医院好嘛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江南无界,无界江南

但江南历经千百年繁衍凝萃

已有很多具象化的文化符号

江南园林就是其一

眼下,无锡春天脚步临近

亭台楼榭间赏花观鱼前

不妨先了解一下

今天本文的主角——

江南多园林,无锡有好园。

寄畅园的名气自不必说,

仅是4年前逝世的无锡籍园林大师李正,

就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园林佳作。

而华雪寒——当代江南园林造园设计师,

从爱好古典文化到自学成才醉心造园,

他的跨界成功是传奇。

华雪寒在他的博古园中

一一座园子,一人神手

华雪寒是无锡人,

在无锡有一座自己的园子,

央视专门来锡拍摄了他和园子的故事,

收录于三集纪录片《玩的是古》,

去年底在纪录片频道(CCTV-9)首播,

片子播出后在文化、园林、设计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叠山神手”的名号,更响亮了。

央视纪录片《玩的是古》展现华雪寒和博古园的部分镜头

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

博古园是它的名字,

兰雪堂亦是它的名字,

只要华雪寒在无锡,

每天都有成批的新老客人登门拜访;

园子的图片、视频见诸不少朋友圈和自媒体,

在周边邻居眼中,

“里面缩微了一处寄畅园一样的漂亮园子。”

博古园

华雪寒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

最早他是名机械工程师,开过一家绣花厂。

但是他喜欢古字画、明式家具和瓷器收藏,

那种对古意的终极追求,促成了他自己造园。

年,就在绣花厂旧址上“博古园”开建,

建墙、筑池、铺砖、叠石……

如琢如磨,这一建竟然就是18年。

博古园

二一啄痴味,一饮人生

从园子逐渐被外界知晓后,华雪寒就忙了,

本地园林爱好者、外地有需求方,

还有国家文保园林的修复、大型地产项目的园林规划,

来请他打造江南园林者众多,

研山堂(无锡)

蒲园(无锡)

麂园(宜兴)

钱绍武的九松园(北京)

晏园(河北石家庄)

抱朴园(浙江慈溪)

……

日月如梭,不知不觉,

他的造园册子上显示18年来已造园65个,

而他也关了自己的绣花厂,专心于园林天地。

蒲园(无锡)

玉园(河南新乡)

这些园林有大有小,其中不乏一些名城名园,

大的占地有数千平方米,用到千吨湖石假山,

这时的华雪寒对造园的感觉渐入佳境,

因精通仿古造园、用石出神入化,始被人称为“叠山神手”。

左-麂园;右-晏园

下-抱朴园

没有图纸,胸中自有丘壑,

这是华雪寒造园叠石的特色,

他亲自寻访敲定每块太湖石,在现场督导堆放它们的角度,

使之能成一幅美妙的画、一首无声的诗,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耐人寻味,

“造园本就是一种文化匠心的集中体现。”

研山堂(无锡)

造园日久,渐成痴味——

华雪寒对叠石心得已深,

“花若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宋代就有陆游诗赞太湖石的美,

后世人唯有真正去造园选石时方悟:

大小、形状能契合造园者设计想法,本就难,

又能符合环境、建筑肌理,则可遇不可求也。

为此,华雪寒为造园常要花数月淘选石头,

每个造园工程之于他都是用生命在全身心创作。

博古园太湖石叠石小品

三一个方向,一路前行

如今,华雪寒的“博古园”是网红地,

无锡和周边城市文艺圈人士对它青睐有加,

各类书画鉴赏、古琴雅集翩翩而至。

假山、水池、古建、花木,

每个微小之处见雅趣、识通透,

在江南园林基因深植的无锡,

重温那种心怀山水的情结,

继承发展造园中所浸润的文化传统,

华雪寒一路前行,且不是一个人孤独前行。

在博古园聚会的文艺圈人士

中国古典园林惊艳过世界,

留存至今已不仅是物质意义上的园子,

今天的当代江南园林,

正随着国兴民富再度方兴未艾,

它们的发展方向何在?

只是主人的精神家园就够了吗?

博古园窗前太湖石叠石小品

无疑,华雪寒追求的还有更多,

他希望每一个园子都能达到“可传世”,

它们大致应该有这样的标准:

——或极繁,或极简,但都是独一无二

——堆石叠山、开渠理水,师古而不泥古

——既汇集奇思妙想,又经得起岁月的品读

——咫尺山林,林茂花香,树影婆娑,鱼翔浅底,每个幽静闲适的角度看去,四季都能得享景观之美……

蒲园鱼池

一园之内,悟自然之美

一园之内,得精神滋养

为华雪寒喝彩,

期冀看到更多更好当代江南园林!

责编:沛青

来源:江南晚报、苏珈美术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