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介绍 >> 正文 >> 正文

泪奔园林设计变更50次,美不美,到底谁

来源:园林 时间:2023/5/15

大家好,我是园钉,接着上周的学习,今天我们开始新的课程,《零基础学园林》的系统课程(一),园林基础理论之园林美学基础知识。

正式上课之前,作者说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当年园钉在设计院从事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曾经有一个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的景观设计项目,在甲方不同领导的反复要求下,园林施工图设计变更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多达50余次,后来变更设计出图的速度实在赶不上变更的频率,就改为现场动态设计(即现场定方案和施工工艺),最后根据现场实施情况反包装设计变更图纸。当时园钉刚进设计院不久,态度非常虔诚,抱着“甲方虐我50遍,我待甲方如初恋”的决心,全程微笑服务。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经过50多次变更后,最终版图纸与我们第一版正式出的图纸在风格和布局上达到惊人的相似,我竟无语凝噎…,庆幸的是景观效果最后取得了各方的一致肯定。

关于园林美,到底有没有标准?是专业决定还是地位左右,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困惑过?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园林美学的基础理论。

关于园林美学的概念和内涵

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通过园林的物质实体反映生活美丑,表现园林匠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园林艺术常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艺术门类相结合,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园林艺术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园林形式上的反映。它运用总体布局、空间组合、体形、比例、色彩、节奏、质感等园林语言,构成特定的艺术形象,形成一个更为集中典型的审美整体,以表达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的文化风貌。

园林美

园林美是园林设计师和工程师对生活和自然的审美意识(包括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是衡量园林艺术作品表现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

园林美学

园林美学是应用美学理论研究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律的学科。园林美学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园林艺术的本质特征,研究园林艺术和其他艺术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析园林创作和园林欣赏中的各种因素,分析各种矛盾,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加以利用[1]。园林美学研究内容和对象主要有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审美、园林实体和园林考古等。园林美的物质建构系列包括建筑之美、山水之美、花木之美、天时之美等。

园林美学的发展历程

先秦至两汉时期

现存的史料记载最早的《国语·楚语上》中有一段楚灵王与伍举论美,楚灵王持“目观则美”(最早的园林审美标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美学评价立场,而伍举认为美离不开功利、有用(园林美学的功能性要求),初步确定了园林美学的评价应有表观与内涵两重含义,是后世美学评价的基础。

楚灵王与伍举论美(图片来源:百度)

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汜论训》中,对园林美的评价定为“高、大、远”,概括性的突出了园林中的台榭、苑圃、驰道的各自的主要特征,具有鲜明的概括性。虽然是针对具体园林要素的评价,但其标准是最早的园林美学评价标准之一,为后世的园林美学评价指明了方向。

晋代陶渊明的《归田园居》用诗词语言将充满艺术情调和书卷气息的园林审美情趣展现给世人,形成了中国园林美学评价的另一个高峰—“意境美”。“意境美”的提出对中国园林乃至世界园林美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宋时期

唐代的白居易《草堂记》、《池上篇序》等文章都肯定了植物在园林美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后世所谓“岁寒三友”、“四君子”等蕴含丰富人文内涵,园林美学关于植物审美的形成与此息息相关。

游园之风在宋代发展到了极致,公众的群体游园活动推动了园林美学评价的进一步发展。造园家、设计方、公众参与三方联系到一起,而“公众参与”这种形式将美学评价的主体范围扩大,是我国园林美学发展史的一次重要突破。

明清时期

在我们的系统课程1.1.1园林基础理论—中国园林发展简史中提到,明代的计成所著《园冶》一书是我国最早的园林专著,对于造园的意义,园林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多种关系以及造园的艺术、技术等都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是一部创世之作,对园林美学的评判有了统一明确的标准。

清代的叶燮是著名的美学思想家,有《滋园记》、《假山说》、《二取亭记》等著作,都表达了他对于园林美学的深刻哲学思想,特别是“美本乎天”,“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的观点,对园林美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四大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着眼于从自然物的价值观来评价“大观园”的美。

大观园(图片来源:百度)

近代时期

近代时期的园林美学受三方面的影响:一是,中西方思想与审美的碰撞,从而诞生了中西合璧的审美典范,也造成了中国园林审美在一定程度上的混乱;二是,技术对园林审美的影响,诸如力学的发展,新材料的使用等,对园林要素的建造技术变革产生了其自身的审美诉求,使得诸如工业技术美、材料美等相继出现,对传统园林审美形成了冲击,同时也造就了多元审美的形成;三是,社会心理的影响,动荡的社会打破了原有文人的自娱自乐式的园林审美,使得园林美学从社会精英阶层走向普世大众[2]。这是时代文明的进步,园林本该服务于最广泛的人民大众。

园林美学的评价模式

客观考评模式

将美视为纯客观的认知对象,或者是通过对景观美的基本要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如形体、构成、线条、色彩、肌理这些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或者是通过景观的空间结构分析和功能稳定性来评判景观的价值。这种美学评价模式,从美的品质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评价美的价值。

主观认知模式

将美视为人的主观感觉,或以人的情感需求为出发点,考察景观的意义,或将人对景观的评判与其知识背景、个人背景相关联。这种评价法,多含有主观臆测成分,其美学价值评判因人而异。

心理物理模式

考察美的主体与客体两方的关系,对主客体进行研究,探索主客观之间的关联,并通过寻求两者的数学关系获得规律性认知。

总结:园林美学的评价标准主要从秦汉时期提出的“表观与内涵两重含义”,到晋代陶渊明的“意境美”,再到唐宋时期提出的丰富人文内涵的植物审美,明代计成关于造园的意义,园林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多种关系,造园的艺术、技术等提出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标准,以及近代多种审美思想和模式的建立。

个人观点:不排除因个人的认知体系和价值体系不同对园林美的评判存在差异性,但园林美学无论在形式美、意境美还是文化内涵上都有一定的共性和价值标准!

关于园林美学,园钉就大致聊到这里,抛砖引玉,园林美不美,到底是主观臆断多还是有其客观评价标准?欢迎在评论区探讨,各抒己见。

园钉福利—精选植物

黄花槐(图片来源:百度)

高考来临之际,祝愿所有高考学子们都金榜题名,为我国园林行业发展储备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周武忠.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美和园林美学[J].中国园林,,(03):16-19+53。

2.吴余青,熊兴耀.园林美学研究简述[J].湖南包装,,29(03):23-27。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