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介绍 >> 正文 >> 正文

三绮园是个活口

来源:园林 时间:2022/10/8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0906/95713.html

三、绮园是个活口

《红楼梦》这部书的一个奇特之处在于它是附带批语成书的,是古今未有之工程,是与正文隔岸花分一脉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之作。批语是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承不可或缺,它引导我们读懂它,是湍流中的踏脚石,是雾海中的航标灯。批语里面的署名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研究断代的宝贵资料。我们通检《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戍本、己卯本、庚辰本、戚序本这四个主要脂本,发现在书里做评的不只脂砚斋一人,还有脂砚、脂研、畸笏叟、松斋、梅溪、立松杆、玉蓝坡、棠村、左绵痴道人、绮园、鉴堂等人。据不完全统计,庚辰本脂批总计为条,加上其它脂本不同的脂批,累计至少有三千多条。有署名的评语计有:脂砚斋9条、脂砚12条、脂研10条、畸笏叟55条、梅溪1条、松斋1条、棠村1条、玉蓝坡1条、立松轩1条、左绵痴道人1条、鉴堂17条、绮园8条。相对于大量的评语来说,有署名的实在微乎其微。而且这些批语里的名字除绮园外肯定都是假名,不是日语里的片假名,而是笔名,连号都不是。所以由此也可以肯定曹雪芹的名字也是假的,是笔名。

这里我们先来看看绮园是谁?

吴绮(~)清代词人。字园次,号绮园,又号听翁、葹园、丰南樗叟、蕋栖居士、丰南内史、丰南外史、红豆词人。祖籍歙县丰南(又称丰溪、溪南、西溪南),居江都(今江苏扬州)。年,扬州城破,偕全家隐居。好友殉国,吴绮作《悼友诗》。顺治十一年(年)贡生。顺治十三年(年)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顺治十五年(年)迁兵部职方司主事。后迁兵部武选司员外郎。康熙二年(年)擢工部屯田司郎中。康熙五年(年),吴绮外放湖州任知府。吴绮在这三年中,召集倡导众多文坛名士如余怀、吴梅村、徐乾学、宋琬、施闰章等纷纷来到湖州,游历山水,吟诗唱酬。吴绮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吴绮与明遗民冒襄、余怀、陈维崧、尤侗、屈大均、陈恭尹、卓尔堪、梁佩兰、吕潜、杜濬、王方歧等交往密切。他在湖州任上,曾捐俸重葬明末殉节志士凌义渠。凌义渠(—),字骏甫,号茗柯,浙江湖州织里镇晟舍人。明代名宦,官至大理寺卿、赠刑部尚书,明代文学家、雕版印书家。甲申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北京城,朝廷有旨召对,凌义渠赴长安门,闭门守卫。不久传来城陷的消息,待凌义渠还朝,崇祯皇帝已驾崩,于是扶墙哀号,以头触柱,血流满面。门生劝其保重身体,他厉声阻止,独坐焚烧平生爱好之书。天明,穿紫衣拜阙,作遗书辞别父母,然后悬梁自尽。时年53岁。南明赠刑部尚书,谥忠膏。清廷又赐谥忠介。年孔尚任写诗纪此事。吴绮为人刚正清廉,深得百姓拥护,因此得罪了地方势力和上司,被参罢官。他自康熙七年(年)被罢官后再未涉足官场,失官归家时“贫无田屯”,只能“购废圃以居”。凡有欣赏他的诗文、向他求墨宝者,他要求“以花木润笔”。短短几年,园圃里的花木成片成林。因此,他的园林被称之为“种字林”。

绮园是吴绮,也是明末清初之人,也是江苏人,也是著名文人。这又与我们前面讲的五位熟客的生存年代,家乡地域,文学造诣相同。

绮园组词最早出现在唐黄滔《遇罗员外衮》诗:“绮园难贮林栖意,班马须持笔削权。”中,但从句意上看,这就是说一处园林,而非人名。那有没有可能以自己喜欢的园林名作为自己的号呢?既是园林名又是人名呢?有这种可能,但目前没有发现。《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有“蜡烛辉琼宴,觥筹乱绮园。”句,批语里有落款绮园,书中有诗写到绮园,难道这是巧合吗?绝对不是巧合,觥筹乱什么园都可以啊,为什么单单要乱绮园?而且绮园在乾隆之前也不是著名的园,只是在不出名的黄滔的不出名的诗里提了这么一嘴,也不是什么典故也没有什么寓意,所以凹晶馆联诗里的绮园就是指人名,批语里的绮园,正文和批语遥相呼应,都是留给我们断定活口。因为作者们在写作《红楼梦》的时候,有过几次研讨会,而研讨会就是《红楼梦》这场饕餮大餐中的豪宴。所以在烛光晚餐中的琼宴上,觥筹交错之间,使绮园的旧有印象被打乱了。因为他所看到的旧版本和“蜡烛辉琼宴”后的版本大相径庭,他是个早期知情者。

绮园在《红楼梦》中共有八句批语,我们看一下:

1、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天伦乐宝玉呈才藻”,书中有一段情节:在此处,庚辰本有一条墨眉批:〖“此时”句下一段,应作注。其作省亲赋之注,或以讹作讹,不可矣。绮园〗

2、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书中有一段情节:在此处,庚辰本有一条眉墨批:〖“撂开手”句起,至后“才得托生”句止,此一段,作者能替宝玉细诉受委屈后之衷肠,使黛玉竟不能回答一语,其心里为何如?真令人叹服。余曾亲历其境,竟至有“相逢半句无”之事,予固深悔之。阅此慌忙将予所历委屈细陈,心身一畅。作者如此用心得,能不叫绝乎!绮园〗

3、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书中有一段情节:在此处,庚辰本有一条墨眉批:〖“一个心弄成两个心”之句,期望之情殷,每有是事。近见《疑雨诗集》中句云“未形猜妬情犹浅,肯露娇嗔爱始真”信不诬也。绮园〗

4、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书中有一段情节:在此处,蒙府本侧批:〖使人读之声哽咽而泪如雨下。〗蒙府本双行夹批:〖未丧母者来细玩,即丧母者来痛哭。〗庚辰本墨眉批:〖批得是。绮园〗

5、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书中有一段情节:在此处,庚辰本有一条眉批:〖玉兄此论大觉痛快人心。绮园。〗接下来的情节:在此处,庚辰本眉批:〖死时当知大义,千古不磨之论。绮园。〗

6、第三十九回

7、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书中有一段情节:在此处,庚辰本有一条墨眉批:〖自可卿死后未见贾蓉续娶,此回有“蓉妻回避”语,是书中遗漏处。绮园。〗

8、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书中有一段情节:在此处,庚辰本有一条墨眉批:〖玉兄此时置身于红飞翠舞之中,得不飘欲仙乎?绮园】

因为他的批语基本都是墨笔,咱也不加红。这些批语应该属于纯文学范畴,史料价值不大,实际上可有可无,那为什么还要批呢?我想主要是作者让他给我们留个切入点,另一方面也要占有一席之地,说明曾经我也来过。现在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绮园为什么敢以真实的名号来批书呢?如果雪芹不肯署名是为了躲避文字狱的话,难道他就不怕杀头吗?答案跟梅村等五位是一样的,他这个时候要么已经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了,要么就是已经过世。他是年去世的,去世的时候已经76岁了,和前面提到的石林是同一年去世的,而石林只活了53岁。年即康熙三十三年,根据绮园生前能为《红楼梦》写批语来分析,《红楼梦》最晚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或者根据绮园的批语到六十二回来判断,这时候的《红楼梦》至少已经写完了六十二回,很有这种可能。而且他的批语也没有什么涉及朝政的内容,已经做过风险评估,规避了不必要的麻烦,即使《红楼梦》犯案了对他来说也就是多说算他在负面谣言下面留了几句言而已,连转发传播都够不上。何况他的批语不是朱批是墨批,有漫不经心有心没肺随意之嫌,显得都没有我们现在做的开会记录用心。绮园应该是《红楼梦》作者给我们留的活口,以利于我们的考证。这应该是精心设计的。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作者生活的年代,家乡的住址又一个线索,与作者的五位熟客遥相呼应。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吴绮的文学活动:

吴绮的词,小令多描写风月艳情,笔调秀媚。因词句“思时候,忆时候,时与春相凑。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颇为传诵,被时人称为“红豆词人”。他的长调意境和格调较高。吴绮也能诗,摹仿徐陵、庾信,以清新为尚,他的骈文学李商隐,以秀逸见胜,比诗名更著。他著有《林蕙堂集》、《岭南风物记》、《扬州鼓吹词序》。他也是当时有影响的戏曲家,主要作品有《啸秋风》、《绣平原》、《忠愍记》等。

吴绮于顺治11年(甲午年)拔贡,此后与当时的文坛盟主吴伟业相识。康熙五年(丙午年)至康熙七年(戊申年),吴绮在湖州任知府。湖州是浙地名郡,古称吴兴。因其境内有苕溪,故又别称苕溪、苕水。吴绮在湖州三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政事上兴利除弊,深得百姓爱戴。他十分重视文化事业,修复多处往代文人遗迹。重葺六客堂,构孙山人太白亭等。太白亭建成,吴绮请吴伟业作《修孙山人太白亭记》。公务之余,吴绮召集众多文士,悠游于山水形胜之间,诗词酬唱不绝。康熙七年吴伟业游湖州,先致书吴绮。阳春三月,吴伟业、徐乾学、张芳、吴雯清、茆馥、罗坤、孙继登、宗观、吴绮的长子吴参成、长婿江闿来到湖州聚会。此次休禊聚会,吴绮、吴伟业、徐乾学、江闿等人的诗文都有记述。

吴绮一生大部分时间游离于官场,游历四方,交游广泛,所交之人俱是名士。吴绮罢官后,洪升写诗《赠吴园次太守》:

红豆词人王右丞,白蘋太守柳吴兴。

一生僻性耽骚雅,三载休官为友朋。

酒影夜摇青嶂月,星光春乱碧湖灯。

回思二十年前事,如此风流若个能。

吴伟业作诗四首志感:《家园次罢官吴兴有感四首》:

其一:世路嗟谁稳,栖迟可奈何!官随残梦短,客比乱山多。

闭阁凝香坐,行橱载酒过。却听渔唱响,落日有风波。

其二:胜事难忘处,阴晴槛外峰。高台争出水,出坞自栽松。

失志花还放,离程鹤未从。白云常澹澹,犹作到时容。

其三:枉殉千金诺,空酬一饭恩。只今求国士,谁与报王孙?

强闷裁诗句,长歌向酒尊。古人高急难,叹息在夷门。

其四:剧郡非吾好,萧条去国身。几年称傲吏,此日作诗人。

京洛虚名误,江湖懒病真。一官知已愧,所得是长贫。

其诗句“官随残梦短,客比乱山多。”成为当时广为传颂的名句。文坛领袖吴伟业的《赠家园次湖州守50字》使吴绮在文坛声名鹊起。康熙十一年(壬子年)吴伟业去世后,吴绮有诗缅怀:

江关萧瑟古今愁,宗衮文章八代优。

雅志岂须题墓见,余生端为著书留。

乱山短梦传佳咏,落日高台忆旧游。

青史飘零华屋冷,羊昙空自哭西州。

这里请诸位记住“雅志岂须题墓见,余生端为著书留。”一句,以后我们还有用。

最后我们欣赏吴绮词《谒金门六首》其中三首。

《谒金门》之四:

春欲老。雨雨风风昏晓。枝上残红阶下草。扫应还更扫。何事最伤怀抱。芍药开迟谢早。独倚阑干添懊恼。钗鸾欹鬓小。

《谒金门》之五:

春将去。燕子留春不住。分付落花飞满路。隔将春去处。毕竟春光难诉,转怨乱红催取。我问落花谁误汝。莫嗔风共雨。

《谒金门》之六:

春归决。半夜起和春别。窗外落花堆似雪。送春惟有月。怪煞杜鹃啼彻。月也和春休歇。窃药嫦娥空有诀。春魂难再接。

如果绮园是故意安排的明眼(围棋术语,旨在盘活),那么在他的身上安排的信息应该不少,凭我的直觉,这些互赠诗和他自己作的诗里,应该晨光微曦的透露了与《红楼梦》有关的事情。“一生僻性耽骚雅,三载休官为友朋”、“官随残梦短,客比乱山多”、“阴晴槛外峰”、“出坞自栽松”、“失志花还放,离程鹤未从”、“枉殉千金诺,空酬一饭恩”、“几年称傲吏,此日作诗人”、“雅志岂须题墓见,余生端为著书留”、“枝上残红阶下草”、“燕子留春不住”、“窗外落花堆似雪”。先储备在这里,后文或许还有用。

假如我们以上找出的六个人都是正确的,那么《红楼梦》就应该最晚成书于康熙三十三年,这一年是甲戌年,和甲戌本吻合。它的作者也应该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大家,重点范围是江苏,围绕着这六个人的朋友圈能不能找出来真正的作者呢?或者我们单纯的找出了作者,是不是也可以反证现在找出的这六个人是不是正确的呢?总之要相互印证才天衣无缝,无懈可击。路在何方?路在大脑里就是思路,接下来就是我脑洞大开丝路花雨的时候了。友情提示:以下内容如引起心理或是身体不适,请谨慎观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