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介绍 >> 正文 >> 正文

考研收藏日本园林教程复习逻辑框架,助

来源:园林 时间:2025/7/13

本期,四方小编带大家进入《日本园林教程》的学习,众所周知,在学习每本书之前,掌握这本书的逻辑框架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日本园林教程的逻辑框架!

一、日本园林教程复习总纲

本次为大家解读的是年1月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庭风主编《日本园林教程》,也是几乎所有学校必定会考察的一本书,本书一共分为5章。

▲《日本园林教程》

分别为:

第一章造园历史

第二章风格类型

第三章造园要素

第四章意匠手法

第五章中日古典园林差异

第六章中日古典园林差异

日本园林教程复习目录

▲《日本园林教程》章节目录

下面小编就带你进入到每个章节的核心要点!前方干货预警!

二、核心要点

第一章造园历史

▲第一章造园历史复习逻辑框架

第一章

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始于汉代,日本古代女皇卑弥呼派遣使者于汉景初三年(公元年)入汉称臣,中日关系史话从此开始,这些历史详载于中国的史书之中。

日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园林历史亦据此而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古代园林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日本国都经常搬迁,每个朝代都是以国都所在地命名,如奈良时代的京城在奈良);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大成时代的园林。

从总体上看,日本园林源于中国,从汉末开始,日本不断向中国派出汉使,到平安时期宇多天皇宽平六年(公元年)之间共年全方位学习中国文化。平安时代后期,停止派出汉使,以后又有恢复,但大不如前,日本人开始把中国文化进行日本化(也称和化)。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民间来往有所增加,以及中国学者和艺人的东渡,使日本造园技术又进一步提高。

第二章风格类型

▲第二章风格类型复习逻辑框架

第二章

日本小园林的风格,常体现在池泉园林、枯山水、假山水、平庭、筑山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如池泉观赏园、池泉回游园、坐观式枯山水等等。一般讲,池泉式与筑山式是相对的,枯山水与池泉园或真山水是相对的,回游式与坐观式是相对的,筑山庭与平庭是相对的。下面就上述园林的风格进行分类阐述。

枯山水

又称千山水、假山水,与池泉园和真山水相对。枯山水是日本园林的精华,在小园林特别是在坪庭之中运用的相当普遍,也算是坪庭中常见的一种风格。到江户时代以后,在大型池泉园中运用亦十分广“泛,不仅局限于全庭采用,而且在园林的某一部分用到它。

第三章造园要素

▲第三章造园要素复习逻辑框架

第三章

日本园林的造园要素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大量用石、植物修剪、建筑形式、山水构成等方面。此外,日本园林还大量使用了自己的园林语汇,如筑山与野筋、池泷与遣水、中岛与出岛、飞石与步石、石灯笼与五行塔、生垣与死垣、茶室与腰挂、蹲踞与洗手钵、雪隐与尘穴、三尊石与九山八海石等。如果对这些具有相同汉字却有不同意义的语汇不了解,就很难理解日本园林的本质。

建筑分类:

实用性建筑

休闲性建筑

小品建筑

池岛:

与筑山庭和枯山水相对应的就是池泉园。可以说,池泉园是日本园林的最初形式。用池和岛来表现园林的景观不是园林的所有目的,它同时还表达了日本园林的造园环境是岛国,这一点是与中国园林完全不同的地方。我们说,园林是模山范水的产物,日本园林以海洋和岛屿作为模仿的对象与中国园林以大陆和山水作为模仿对象具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章意匠手法

▲第四章意匠手法复习逻辑框架

第四章

生活在东亚孤岛上的日本人,把对风雨雷电和海啸地震的畏惧演变为对神佛的顶礼膜拜。在园林创作中一直贯穿着悲哀、凄惋的情绪,景点意境追求自然超越人工,荒凉胜于人气。进而,对于园林的审美凝固为许多不同的图式和禁忌,这些内容成为日本园林由外传至和化的本土讯息。和化的过程与结果,从领域上分析,是自然科学、人文美学、风水禁忌的大融合。

意象:

意象与意境不同,它是意与象之合。意者,主体内在意愿也:象者,客体外在形象也。而表象仅是感知反映之象,非客观存在之象,意象即是主客体的综合。

日本风水

是在汉唐时期从中国传到日本的,用以指导城市、住宅建设的理论,它在园林中也有所表现。日本的风水理论也是将《易经》、五行、方位、神佛、色彩、季节、人情等综合于一-体的理论体系。

第五章中日古典园林差异

▲第五章中日古典园林差异复习逻辑框架

第五章日本造园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的造园人物,他们不仅有自己的设计作品,还有自己的造园理论,成为指导造园的主流。

重森三玲的著名园林作品:

第六章中日古典园林差异

▲第六章中日古典园林差异复习逻辑框架

第六章

中日园林的差异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皆属东方园林系列,他们同祖同宗,但在发展过程中分道扬镳,各有干秋。为何要取古典而不言现代?因为只有古典才是最纯粹的两国园林原貌,现代园林因受西方园林影响而显出时代和手法的相似性太多,为去粗取精,一针见血,故以古典为范畴。

中国的古典园林的时间界定是从其产生到清王朝的结束,日本的古典园林的时间界定是从其产生到江户时代的结束。研究的框架是从园林的自然环境→园林的类型→园林的历史→园林的思想→园林的手法→园林的游览。也就是遵循从外部到内部,从自然到人文,从理论到操作,从形态到体验的顺序。

在空间经营.上,中日两国区别如下:

第一,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中轴式和中心式并存,日本古典园林表现为中轴式向中心式发展。

第二,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后园式,而日本古典园林则是前园式和后园式并存。

第三,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对称,日本古典园林表现为自由。

第四,中国古典园林是一池三山的创造者,但越到后来越淡化,日本古典园林则是经久不衰,乐此不彼。

第五,中国古典园林的划分偏于实隔和园中园形式,而日本古典园林则偏于虛隔和无园中园形式。

第六,在内容上,中国古典园林偏于复杂的俗家活动和真山真水,而日本则偏于简洁的佛家活动和枯山水:在障景、框景、借景、缩景上,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多障景和多框景,日本的则相反;中国的古典园林表现为借景的楼、台、塔为多,而日本的相反: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皇家园林的本国缩景现象,而日本古典园林表现为皇家、武家、佛家园林都有缩景,不仅缩本国之景,而且也缩中国之景。

第七,在纵横对比上,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纵向的景点构图,而日本的则表现为横向的景点构图。

第八,在韵律和节奏上,中国古典园林表现为偏韵律的特点,而日本表现为偏节奏特点。

三、总结

考研理论的学习是一件需要大家坚持的事情,同学们在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后,才能更加事半功倍。希望本文能对大家的《日本园林教程》学习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四方也会一直陪伴着大家,四方手绘,与您同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