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其实是一个长期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找工作那一下,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一点。
单从毕业找工作的角度讲,即使在前几年行业最不景气的时期,就业也并不难。
我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新闸路交叉口的不便透露名字的大型国企设计院。薪资方面,扣去五险一金,给我这个本科生7万一年(税前)。呵呵。
有食堂,一月餐补,平时加班并不多,设计水平则比较一言难尽。我当时的领导无论审美、手绘还是细节处理能力都是一流,我很用心的学他这些优点,但其他方面就……真的是一言难尽。
这种环境下,我的目的其实很明确:尽快熟悉设计流程,等学不到东西了就立马闪人。说白了,就是把这份工作当做跳板。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主要死磕了三件事:
1.紧抓机会。入职后不久,我们所里做一个委托项目,甲方一直对我们提供的方案不满意,说我们领导主创的方案像“刚毕业的小孩”画的。领导怒,果真找了我这个刚毕业的小孩来试试看。我当时很珍视这个机会,并没有把自己当做炮灰看待,每天下班后还会研究到挺晚。
当时参考了哈普林的一些东西,医院下沉庭院,解决了之前一直没能处理好的超长残坡和绿化共存的问题。
后来就画中了,帮所里拿到了那个合同。那之后领导就愿意让我多从事一些方案工作。
2.凑作品集。为了凑一份好看的作品集来找工作,我当时的一些图纸会按照超出领导要求的质量来完成。比如剖面图,我们所一般要求画成这样就OK了:
我会给自己定一个要求,画成这样:
3。主动交流。在领导对我比较信任的前提下,我会主动找他交流,陈述自己对哪些项目更感兴趣,更加擅长。
工作第三年,真的感到学不到东西、停滞不前了;再加上穷则思变,就带着作品集裸辞找工作。
面试我的老板对我的作品集挺满意。我当时在里面放的都是一些湿地公园和公建绿地广场,老板说:可以。我们做的也基本就是这些类型的景观,用的软件和最后的效果也都跟你差不多。然后又要看我大学时期的作品集,看完后表示:可以。课程体系比较完善,既有大尺度偏规划层面的东西,又有古典园林(我东南大学的),难得。遂顺利入职。我从发求职邮件到敲定入职,大约花了18小时。
薪酬方面,税前开到了之前的三倍,算是上海景观的中上水准,二线外企级别。
工作强度方面,除了deadline之前那一周,不加班。晚上回家就瞎捣鼓些副业什么的。
那之后就比较顺利。之前锻炼出来的方案推敲能力和成果表现能力在新团队中依然比较出挑,渐渐的就可以自己负责项目。
我在工作第五年才进入主创的岗位,其实不算快。很多优秀人才在第二年、第三年就可以升上主创甚至项目负责人。
能够主创项目后,薪资又有了一个比较显著的上涨。以我的年纪,后面如果不能再上升到项目负责人的话,收入基本不会大变动。每年5%到10%上涨,涨不涨的赢物价,就要看中国梦实现进度了。
几个去地产的同事基本都是两倍年薪被挖走的,但我感觉自己没那个本事混地产。让我去汇报吹牛可以,但滴水不漏、八面玲珑的去疏通关系这些,就很难……这些方面我比不过别人,学的很慢。
顺带一提,我女友博士毕业后也去了设计院,入职即是项目负责人……每月税前两万,年终不知道。我问她,她说还没发,不知道有多少。至于是真的没发,还是框我,不清楚。
总之,说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有“毕业找个好工作就能保平安,之后就可以划水养老”的想法。
“保平安”思想,可谓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最为荼毒广大年轻人的思想之一。具体表现有考上好大学保平安,好成绩保平安,考研保平安,进国企保平安等等。现在又有了进大地产公司保平安。
体制内我不清楚,但就市场化的景观行业来说,上面的每一条都不好用。不要试图用几年甚至几个月的努力搞定一辈子的事。
景观相比最热门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专业,一般职工收入天花板存在差异,这一点我不否认。这个天花板具体低多少?我认为同样高考成绩的前提下,低一半到三分之一之间。
学习必须贯穿在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这样才能获得一个自己相对满意的结果。你换一个专业,走上另一条职业道路,其实也一样。
文章整理自网络,仅作学习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当联系删除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