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资源 >> 正文 >> 正文

合肥工业大学2022年就业质量超6成在华

来源:园林 时间:2025/7/2
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znlvye.com/

合肥工业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工程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设有本科专业个,其中4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

一、届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年学校共有毕业生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硕士毕业生人,博士毕业生人。

年学校毕业生来自于全国31个省份,生源前5省份:安徽省人(本科人、硕士人、博士96人)、河南省人(本科人、硕士人、博士11人)、山东省人(本科人、硕士人、博士10人)、河北省人(本科人、硕士41人、博士2人)、江苏省人(本科人、硕士人、博士9人)。

二、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

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90%。其中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32%,硕士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20%,博士毕业去向落实率为.00%。

本科毕业生男生去向落实率为96.81%、女生去向落实率94.96%。

硕士毕业生男生去向落实率为98.68%、女生去向落实率97.36%。

本科毕业生落实率前5的学科:法学97.18%、管理学97.04%、工学96.91%、艺术学95.06%、经济学94.2%。

硕士毕业生落实率前5的学科:哲学%、工学99.31%、法学97.92%、文学96.08%、艺术学95.92%。

年毕业生涵盖81个本科专业、个硕士专业、38个博士专业。

本科毕业去向落实率有14个专业达到了%,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电子科学与及时、电子商务、飞行器制造工程、风景园林、工程力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信息安全、资源勘察工程。

硕士毕业生所在的专业大多去向落实率%,只有26个专业未达到%,最低的是金融学50%。

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前五的学院:文法学院%、物理学院98.46%、微电子学院98.43%、软件学院98.08%、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98.02%。

硕士毕业生有5个学院去向落实率达到了%,包括文法学院、物理学院、微电子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本科生源地去向落实率前三:北京%、吉林98.29%、浙江98.13%。

国家专项计划(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8.02%。

高校专业计划(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7.9%。

三、毕业生去向结构及分析

1、毕业生去向结构

年毕业生毕业去向以就业为主,共计人,占比68.90%,其中签就业协议就业和签劳动合同就业,共计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2.13%。升学为人,占毕业生总数的27.99%,其中本科毕业生升学(含出国、出境)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37.78%。

本科毕业生协议和合同就业4人、升学人、灵活就业人。

硕士毕业生协议和合同就业人、灵活就业人、升学人。

博士毕业生协议合同就业,4人出国(境)、灵活就业1人。

2、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年毕业生中,到企业就业人,其中到国有企业就业人,占比51.69%,其他企业就业人,占比29.57%,三资企业就业人,占比9.93%,到高校、科研院所就业人;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就业人;部队就业31人。

年毕业生直接就业人,就业单位情况分为以下几类:

1.部队和国防军工领域就业为人,占就业人数的9.72%;

2.央企工作人,占就业人数的41.21%;各类强企业1就业人,占就业人数的20.35%;上市公司就业人,占就业人数的8.50%;

3.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为人,占就业人数的3.44%;

4.国有企业(不含央企)就业为人,占就业人数的3.78%。

四、就业区域分布

1、就业区域分布

年毕业生到华东地区就业占比67.15%,到中南地区就业占比15.34%,到华北地区就业占比6.91%,到西北地区就业占比4.74%,到西南地区就业占比4.02%,到东北地区就业占比1.84%。

2、就业省份分布

从省份分布来看,学校年毕业生流向最多的省(市)为安徽省人(39.71%)、江苏省人(8.55%)、广东省人(7.63%)、浙江省人(7.36%)、上海市人(6.92%)。

3、区域就业人数与生源地人数对比情况

年,学校毕业生区域就业人数比生源地人数多,显示为净流入前五的省市为上海市(比例为28.05:1)、北京市(比例为8.59:1)、广东省(比例为3.97:1)、浙江省(比例为1.85:1)、江苏省(比例为1.64:1)。

区域就业人数比生源地人数少,净流出最多的省市为河南省(比例为0.17:1)、江西省(比例为0.17:1)、黑龙江省(比例为0.21:1)、山西省(比例为0.21:1)、河北省(比例为0.22:1)。

4、重点区域就业分布

年,毕业生到“一带一路”地区(国内区域)就业人,到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到长江经济带就业5人,到黄河经济带就业人,到京津冀地区就业人,到粤港澳大湾区就业人。

5、长三角地区就业分布

年毕业生到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占比62.54%。就业人数最多的地市分别为合肥市(人)、上海市(人)、杭州市(人)、南京市(人)、芜湖市(人)、苏州市(人)、无锡市(人)、宁波市(人)。

6、安徽省内就业情况

年,毕业生在安徽省就业人,占比39.71%。安徽省就业人数前五的地市分别为合肥市(人)、芜湖市(人)、宣城市(94人)、安庆市(54人)、阜阳市(51人)。

五、就业行业分布

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中制造业人数最多(3人),占比30.96%;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占比18.04%;第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占比14.15%。建筑业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人,教育人。

硕士毕业生就业行业中制造业人数最多人,占比26.16%;其次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占比24.72%;第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人,占比10.85%,金融业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人。

博士毕业生就业行业中教育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4人)人数最多,占比79.01%。

六、毕业生到基层、应征入伍、西部地区就业情况

本科毕业生有人在西部地区就业,29人应征入伍、19名选调生、19人参与西部计划、各地市定向选聘紧缺人才16人、三支一扶6人。

毕业研究生有人在西部地区就业,30名选调生、各地市定向选聘紧缺人才1人。

七、毕业生升学和出国、出境学习情况

年,学校本科毕业生中有人升学,人出国、出境学习,占本科毕业生毕业生总数的37.78%。硕士毕业生中,人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20人出国(境)学习。

本科毕业生有人选择留在本校读研,人去了双一流建设高校、人去了其他高校、人去了科研院所、人出国(境)学习。

毕业研究生有50人在本校继续攻读博士,71人去了双一流建设高校,2人去了其他高校,20人出国(境)学习。

本科毕业生升学录取人数超过50人的学校包括:合肥工业大学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东南大学93人、天津大学83人、中国科学院81人、哈尔滨工业大学78人、西北工业大学75人、华南理工大学65人、重庆大学61人、西安交通大学58人、浙江大学58人、湖南大学56人、华中科技大学56人、中南大学53人、电子科技大学50人。

出国(境)留学去向较多的学校:格拉斯哥大学16人、伦敦大学学院10人、香港城市大学9人、南安普顿大学8人、爱丁堡大学7人、香港大学7人。

八、未就业情况分析

年,学校共有名毕业生未落实工作单位,其中本科生人,硕士生56人。

未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22人正在准备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人不就业拟升学,17人工作单位正在落实中,2人拟出国。

未就业的硕士毕业生中,其中11人正在准备国家和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考试,1人不就业拟升学,42人工作单位正在落实中,2人拟出国。

数据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年就业质量报告》,本文仅供参考,全文请登录学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