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末西洋风格建筑进入中国以来,以先进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建筑在国内发展迅猛,中国传统古建筑迅速颓败,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营造学社正式成立,传统的中国建筑才得以重视和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多为木构形式,拥有独具特色的大屋盖以及承受外檐重力的斗拱。曾经,中国古建筑因其技术高超、设计精巧而在世界建筑之林辉煌一时,但南宋之后的古建筑技术鲜少发展,中国古建筑逐渐在工学技术、耐久适用上落后于西方古建筑,再加上传统建筑技术只是口授心传,古建筑技术只能作为工匠之术而地位低下。
上世纪30年代,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莫宗江、林徽因等人开始系统性地研究调查传统中国建筑,在短短的20年中,中国营造学社探访了多个地市县、多座古建筑,用西方科学调查方法对传统建筑进行系统性研究,绘制收集了大量珍贵的建筑资料。
梁思成研究传统中国古建筑有何意义?中国古建筑比西方古建筑的优势在哪里?
首先,文化遗址、文物的修复尚需古建筑修复技术,研究古建筑是市场需要。
然后,中国古建筑的造型、美感仍然对当前的建筑设计有所借鉴和帮助。古代大屋顶、大斗拱包括建筑漆画的设计仍然受到大家的喜爱。
再有就是中国古建筑中庭院的布局、装修布局或者说风水格局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建筑独有的风水格局传承自传统的周易学说,在布局设计上有其独到之处。
还有就是中国古建筑包含的园林造景部分,对于当下的市政、绿化设计仍有参考作用。中式园林具有的东方之美比西式园林更接地气,更受普通民众的喜爱。
由此可见,中国古建筑在外观、布局和营造景观上仍然具有重大作用,研究传统中国建筑势在必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