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偏爱江南,
前有唐朝诗魔白居易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后有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就连清朝的乾隆皇帝,宁可耗费巨资,也要六下江南。
上至君王,下至百姓,
无论身份如何,对江南地区的喜爱倒是如出一辙。
自先秦时期就颇具雏形的江南地区,无论是在自然条件还是人文底蕴上,都远要比其他地区发达得多,正因如此,人们至今依然会用“江南”这个词语来形容美丽富饶的水乡景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鲜明的地域特色也充分地展示在了文化、教育、艺术、建筑等各个方面。只要你来,便会深陷于此。
江南园林甲天下
苏州园林甲江南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建筑对于我们来说早已不止是简简单单遮风挡雨的场所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承载更多的,是历史的文化与人民的智慧。江南地区人口密集,缺乏自然风光,在这种社会需求下,苏州园林顺应而生。
宅院合一的设计,可赏、可游、可居,和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平衡。苏州园林历史绵延余年,在世界造园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它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内涵,展示东方文明的造园艺术典范。
别具一格的建筑特色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它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因苏州地处水乡,星罗棋布的湖泊对园林的建造十分有利,再加上江南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百姓富庶,造园艺术才能在此长久发展,时至明清,建园之风更是尤为繁盛。
随着时间和经验的不断累积,苏州园林的建造工艺日益精湛的同时,其建筑风格也是充分融入了江南的传统文化与人文风俗特色。
从外观来看——
苏州园林布局灵活多变,层次分明。
同皇家园林建筑相比,苏州园林显得更小巧玲珑,具有生活气息。因为江南气候温润多雨水,所以建筑都开敞通透,无闭塞感,就连搭建房屋用的铺瓦也没有北方的厚重,所以这样的屋角看起来也更加舒展飘逸。
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旨在自由灵活,不强调对称,园林内的景观也多以假山、盆栽、花草树木为主。这些用来装饰的景观会根据所在园林的风格相互协调,随着游客的移动而逐渐展露在游客眼中,在视觉上展现出层次分明的效果,收获更深的审美享受。
这种“移步换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理念在苏州园林里颇为常见,以拙政园为例,其特点就是台馆分峙、回廊起伏的状态。
从意境来看——苏州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其实从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就可以感受到它所追求的那股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有的隽永宛致的意境。
古人重视考取功名,这种思想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户外的假山池塘、草木盆栽、粉墙明窗,到室内的书画雕刻、匾额楹联、陈设摆件,无一处不融合着古代的文化情趣与哲理观念。
古代的造园者在造园的同时,也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这种做法让人在园林中游赏时,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充分满足了人们对文人园林的要求。
“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
古代先祖的诗情画意在苏州园林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我想,如此巧夺天工的造园艺术,也是让苏州园林闻名天下的因素所在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