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资源 >> 正文 >> 正文

理水建造园林的要素之一

来源:园林 时间:2025/7/14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www.xxzywj.com/npxxx/npxbq/762.html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师法自然”,基础在于遵循自然水景的规律,模拟自然山水的形态,效法自然山水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天人合一”,以艺术的手段,营造体现人格精神的意境,反映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

因为山水寓意着永恒与崇高,也用高山仰止、上善若水等词语来形容君子的的品德。

遵循自然之道、地形之势叠山理水,基于自然﹑再现自然,又高于自然。在一方小天地中,营造山中流水的大起大落之美。

以山势﹑山石﹑山型的变化,反映岭之平迤,峰之峻峭,峦之圆浑,崖之突兀,涧之潜折,谷之深壑等山形胜景,形成崇山峻岭名山大川之缩影。

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稍大的水面,则必堆堤、筑岛、架设桥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写自然水境。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布局分三种,一种是内向式布局,一种是离心式布局,还有一种是外向形布局。

内向式布局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小、中型庭院的水体布局通常采用以水池为中心的布局形式。

特点是水池为整个园林的中心,边界为由自然山石围合的不规则驳岸,水面平静开阔,建筑环绕分布于四周,形成内聚向心的格局。

离心式布局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一些大型园林中也存在水体居于一隅的水体布局形式。另一侧布置假山与植物等,形成山水平分秋色的景观格局。

外向形布局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大型的皇家园林的大部分水景观都采用大面积集中布局的形式。水面辽阔,并通常于水中一侧建筑岛屿,使水体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大则浩瀚无垠,小则恬静安然。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类型也是分三种。

第一种聚集型水体,聚集型水体为长宽无明显长度对比的水体单元,水中可分布有岛等。但整体来说水景视域通透,从岸边的任何一点,都可以观赏到水体的大部分或全部景色。

第二种带状水体为长度长而宽度较窄的狭长形水体单元,往往在岸上的一点无法看到水体的全貌,且每一点所看到景色又各不相同,给人幽静深远之感。

第三种零散型水体,主要包括泉、潭、涧、瀑布等多种水体类型。

最后来给大家介绍下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方法。

建筑与水

古典园林中布置于水体周围的建筑多种多样,有亭、阁、楼、榭、廊等,往往形成多种建筑共同构成的建筑群。

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往往所有的建筑都面向水面,既可以更好地观赏水景,达到“园内处处有水可依”的效果。

同时建筑在水中形成倒影又增加了水景的丰富度。

山石与水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均为园林的骨架,两者缺一则会使意境逊色不少,在景观营建时二者联系紧密,密不可分。

山环水抱式主要以山石塑水,利用山形地貌高低、远近、开合的变化形成众多大小形状不一的水体空间。

以水体为主,形成水流遍布、回环萦绕的山水格局。

桥与水

堤常运用于大型水体,通常为直堤,高度比水面高一点,起分割水体空间的作用。

拱桥可以起到抬高视点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框景和障景的作用,拱桥的造型优美、线条优雅,常常是水面上画龙点睛之笔。

平桥造型简洁,组合形式多样,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景观桥。

曲折的平桥组合往往应用于大且平静的水面,游览路线的增长增加了游人的亲水体验,不断变化的方向与角度也丰富了游人的观景体验,达到了步移景异的效果。

植物与水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讲究“师法自然”,因此山水园中植物一般采取自然式,多种植物类型及种类结合布置的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与水景的搭配,讲究疏密有致、虚实结合,《绘画六法》中关于绘画时构图问题时提到要疏密有致,做到适当的留白。

中国传统园林中以自然山水园最具特色,中国自然山水园中水景具有多元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水体与园林中各个景观元素相互结合所产生的效果,将所有园林元素综合考虑,融为一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