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图片 >> 正文 >> 正文

园林线上课堂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中国营造

来源:园林 时间:2025/7/9

为了让大家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的魅力,中国园林博物馆特别推出“园林线上课堂”,持续进行科普教育。

“园林线上课堂”观展专题精选园博馆精品展览,带您品鉴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探寻园林历史文化脉络。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中国营造学社纪实”展是中国园林博物馆精心策划推出的专题展览。展览分为悠悠经年、春华秋实、山河故人三大章节,以照片、图档、模型、测绘图、手稿、书籍刊本、人物图谱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中国营造学社”这一民间学术团体辗转于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用心血凝结出的中国古典建筑史、园林史的珍贵记录。

本期“园林线上课堂”我们将为您介绍本展览的第二章节“春华秋实”,简要浏览营造学社在田野考察、古建保护、学术出版和园林走访等方面的宝贵成果。

无论是在抗战前期的华北,还是在战时的西南,中国营造学社作为一支非官方的考察队伍,在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奔波中,积累了大量有关中国古建的第一手资料。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些古建遗构,如五台山佛光寺,是在这一时期由学社成员发现并测绘的,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反响。除此之外,学社撰写出版大量有关中国建筑的学术著作,走访调查各地民居和园林实例,参与古建、文物保护工作,均取得很大成就。

田野调查

营造学社所从事的中国古建研究,在当时的中国学术界仍是一片未经开拓的荒漠,中国学术界此前没有任何田野调查的经验。蓟县独乐寺、河北赵州桥、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国宝级文物都是通过他们的考察才被世人熟知并从此被加以保护。

独乐寺

蓟县独乐寺始建于唐,重建于辽。年,梁思成一行对独乐寺进行了考察,这也是学社的首次田野调查。他们对古寺进行了测绘并拍摄了大量照片,调查后整理发表的学术论文使独乐寺从此闻名海内外。

梁思成在《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中写道,“(独乐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实为研究我国建筑蜕变上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也。”首次揭示了独乐寺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独乐寺观音阁模型

佛光寺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年重建。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界宣称中国已经没有唐代的木构建筑,要看唐代木构建筑必须去日本奈良。年6月底,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纪玉堂四人到达佛光寺,克服重重艰难,连续工作七日,对寺庙进行了全面考察。

调查过程中,林徽因在梁架下发现了微弱的墨迹“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与殿外纪年为唐大中十一年的石经幢上所记载的“女弟子佛殿主宁公遇”相吻合,据此确认了佛光寺的重建年代。这是对日本学者的有力驳斥,更是建筑史学上的重大发现。

林徽因调查佛光寺的照片营造学社调查佛光寺的资料

辨章学术

中国营造学社在搜集、整理研究、出版古建文献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不论是对《营造法式》的注解重刊,还是集众家之长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出版,其存续期间共撰写和出版了有关我国的建筑专著30多种,为后人深入研究中国古建奠定了第一手资料。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7卷

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并发行的刊物,印行于-年间,共计7卷23期22册,约页,其中插图约幅。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营造法式》考订、重刊

年版《营造法式》刊行后,在朱启钤的倡导下,众多藏书家、版本学家搜集传本,对该书展开了细致的版本考证与校勘,并聘请老工匠对图样部分进行了重绘。

陶本《营造法式》考订稿本

完成《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自年起担任中央博物院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从年开始着手编写中国建筑史,两年后完成。

此外,学社在长期的田野调查和古建测绘修复工作中,积累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籍、资料,还校勘和撰写了大量专业著作,这些成果包括:《髹饰录》《牌楼算例》《元大都宫苑图考》《新编鲁班营造正式》《营造辞汇》《工段营造录》《西山名胜图说》《故宫营造史料》等等。这些资料和书籍至今仍然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营造学社纂《营造辞汇》

清代允礼等纂,营造学社重新剪贴并绘图的《工部工程做法》

文物保护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营造学社受中央研究院委托对北京故宫进行测绘,此项工作由梁思成负责,邵力工协助。至年,共对故宫60余处古建进行了测绘,绘制图纸数百张。此外,学社还参与了圆明园、护国寺等多项遗址、古建的研究、修缮等工作,是当时北平最为专业的古建修缮咨询团队。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测绘工作被迫中止,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共同决定,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存入天津麦加利银行(英资)。

营造学社曾使用过的信封

梁思成就护国德胜庵迁移铁影壁事致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的书信

走访园林

中国营造学社在园林学方面亦颇有建树。社员阚铎校刊《园冶》,让沉寂了年的园林巨著为人所知;刘敦桢发表《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苏州古建筑调查记》等,考察苏州城内怡园、拙政园、狮子林等,建国后仍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社员刘致平对圆明园、北海等园林亦作了大量研究。

中国园林博物馆建馆以来,收录了大批中国营造学社有关园林的历史资料,在园林文化研究和古建筑保护方面具有极高价值。

学社社员走访江浙园林时所拍摄的漏窗江浙园林中的门洞学社社员拍摄的西安城楼学社社员拍摄的宁波天一阁

15年间,在战争的阴影下,学社同仁奔走在纷乱的乡镇和田野间,克服千辛万苦,足迹遍布15个省个县,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财富,使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得以传续,是建筑史上一道无法忽略的夺目风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9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