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图片 >> 正文 >> 正文

太亲切老底子上海人的结婚必备品这个老

来源:园林 时间:2025/6/12
中科公益爱心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提起搪瓷产品,

大家肯定不陌生,

相信很多老上海也都特别有感情!

那可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最紧俏的生活用品了!

更是很多人办婚事的必备啊!

但如今,

搪瓷产品似乎慢慢

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想寻回这份记忆的市民筒子们,

好消息来了!

上海有这么一家免费的搪瓷博物馆,

就藏在嘉定区一个叫“八分园”的

文化中心,

奥扫跟小侬一道去看看吧!

在嘉定区的嘉怡路和海蓝路的交叉口

你能看见一座

圆柱形艺术博物馆

外墙是锯齿形的穿孔铝面板

里面就是八分园

顾名思义

此园占地只有八分~

这座建筑设计

模拟上世纪70年代的城市花园,

运用水池、假山石和石桥,

打造出一个精致典雅的园林景观。

图/

上海嘉定视频号

你绝对想不到

这里就是

上海搪瓷博物馆的所在地!

走上二楼,

搪瓷面盆、搪瓷小碗、搪瓷茶杯......

让人看花眼!

小侬听爸爸妈妈讲,那个时候,

年轻人刚进工厂就会获赠搪瓷杯!

当选“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等,

还能捧回印着“奖”字和单位名称的

搪瓷杯或盆!

家家户户都会用一个印着

“为人民服务”字样的

大搪瓷杯喝茶

......

怎么样,

是不是往昔的回忆

突然就涌上了心头?

除了日常的脸盆、口杯之外,

不少展品还拥有珍贵的历史呢!

水墨画的搪瓷脸盆你见过么?

老底子来上海旅游

买回去这个伴手礼

绝对扎台型!

抗美援朝时期

上海搪瓷厂赶制的慰问水杯↓

这是年在西湖博览会上

使用过的搪瓷纪念品

93岁啦↓

现在结婚流行对戒对表,

而当时很多新人,

纷纷要定制搪瓷“对盆”。

有阿姨一下就找到了

当年结婚时的“同款”↓

一对脸盆、一对杯子、一对痰盂

都是嫁妆的标配,

是结婚时必备的“硬件”。

大红色的放家里也甚是喜庆。

这一套上海生产的“搪瓷六件套”

在那个年代

至少要用3个月的工资

才能买下!

堪称那个年代的奢侈品!

当时最受青睐的当属

《万紫千红》

《万紫千红》是当年搪瓷界最畅销的一种小套件,每年生产2万套,连续18年获消费者青睐。

设计师穆益林介绍道,

这款套件以苏州园林的窗格为元素、

开创性地在脸盆的侧面增加画稿式样。

春、夏、秋、冬,

用梅、兰、竹、菊来演绎;

脸盆的每个侧面

都有不同的“四时风物”。

有了巧夺天工的设计

销售自然火爆!

不仅如此,

当年搪瓷用品还都是有主题的!

万紫千红、花好月圆、

芙蓉鸳鸯、竹编牡丹、金钱牡丹

这些都是设计师穆益林

先后为上海搪瓷六厂设计的

被当时的业界誉为

“五朵金花”

都带有喜庆、吉祥之意。

在“八分园”的资料室中,

还藏有更多

不同时代的搪瓷画稿。

82年前即年的手绘稿↓

画中孩童的着装与动作,

都带有彼时的岁月印痕。

翻阅这些不同年代的画稿,

仿佛一个个历史场景,

扑面而来。

搪瓷用品本就不易褪色,

随着时间的沉淀

愈发地闪闪发光!

展馆内数千件的搪瓷作品,

等着你来静静欣赏和回忆!

除了展示搪瓷物件,

“手作搪瓷杯”也是场馆

一大互动特色。

参观者可以自己绘图上色,

然后经过专业烤制,

一个独一无二的搪瓷杯就完成啦!

展览馆馆长谢党伟,

是曾经的上海久新搪瓷厂

“末代厂长”。

虽然已过退休年龄,

但他还是热衷于推广搪瓷文化,

每天过得既开心又充实!

想要了解

搪瓷百年历史的小伙伴们

一定要来感受一下哦!

从轨交14号线嘉怡路站一号出口步行数百米,即可抵达上海搪瓷博物馆(八分园)。

疫情期间,馆内按规定每天进行消毒,参观者须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佩戴口罩。

具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7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