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图片 >> 正文 >> 正文

奇石的审美评判小中见大,大中见小观

来源:园林 时间:2024/1/24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其实,判断山形景观石意境的最高境界,就像北宋画家郭熙提及山水画要给人以可以游、可以居的感受:“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也就是说,山水画之所以被称作可以卧游的缘由。其中,可以居、可以游是最高境界。这同样适用于对山形景观石的评价,好的山形景观石不但要符合形式美的诸多原理,同样应该引人入胜,给人以可以亲近、可以进入的感觉,这其中包括对于质地、肌理(皴理)、走势、局部细节等要符合或者贴近自然真山水,也就是自然山川的缩影,凝固在一方小小的奇石之中。米芾在“宝晋斋研山图”上有此描述,“下洞三折通上洞,予尝神游于其间”,就是表明他显然把它视为一种自然山川的缩影,是可以游、可以居的山景。这与白居易《太湖石记》中提及的太湖石峰“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的意念如出一辙,说明文房砚山也好,园林假山石峰也好,这两种赏石的主要形式,其赏玩的要诀或初衷都是源自文人对于自然山川卧游之需要,是一种缩景艺术。所以,景观石的玩赏,具有丰厚的人文艺术积淀,也是赏石艺术之所以能够以传统美术类别跻身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原因所在。对于玩赏者来说,如果具备一些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的话,那么起点会更高,感悟会更深。石理有画面,画理如石理。历代山水画论,包括有关画石要诀都可以作为景观石审美的重要依据和借鉴。相比较观赏石其他类型题材和主题,景观石有着更为丰富和成熟的足资借鉴的评价标准。总而言之,作为景观石的审美,可以小中见大,大中见小来评判高下,远取其势是为大,近取其质是为小,这所谓的大与小形成了一种辩证的关系。所谓小中见大,就像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言:“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不管园林石还是案几石,都要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有的石头尽管体量较小,但经得起放大效果。景观石应该是大自然的某一个或是某一类乃至某一些真实景观的再现或是综合概括,是一种再现自然,也可以是一种再造自然,就像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但无论如何,大自然的景观尺寸再小,也要远远大于景观石的尺寸,没有一比一的景观和景观石。景观石尺寸再大,也大不过真实大自然的景观。比如,目前古典园林中最大的景观石,是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重约二十几吨,就像立在乐寿堂庭院的一面屏风。而且,从收藏的意义上讲,景观石尺寸越大,需要展示的空间景观与景观石的比例差距越大,才越显得不可思议,也难能可贵。所谓大中见小,就是要有细节,也就是局部经得起推敲。就像园林假山堆叠制作一样,不但能够远观,而且能够身临其境,比如洞穴、平台、湖沼、山峰、山涧、瀑布、岩石、峭壁、山谷等自然景观或多少都能有所再现,包括建筑人文景观如也能有所反映则更佳。尤其是皴理,也就是石头表面的肌理皱褶,如果能够表现得越是充分丰富,就越能凸现景观石所反映自然景观的真切真实。就像皴法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真正走向成熟一样-----现代国画家贺天健称“强调一些说,皴法可以当作山水画艺术中的一种生命看”,景观石的生命,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皴理。在景观石比较有特点的石种之中,往往都是皴理比较特别或是丰富的,包括崂山绿石、福建九龙壁、英石、淄博文石、贵州盘江石等。如崂山绿石,产于青岛崂山,因佳者多产于海滨潮间带,故又称为海底玉。其主要矿物成分为镁铁硅盐,其中以翠面为主要特征的“板子石”,展示的便是平展凹凸的翠面所表现出的皴理效果:翠绿色的纤维状结晶体排列有序,具体而微,气象万千,晶莹光润,丝绢般的光泽具有折光效果,变化不定,有些贯入或系挂其上的石英、石棉等白色矿物,如同流水瀑布、雪原白云等自然景观,在景观石中独一无二。有意思的是,不同于其他石种的地方在于,这些石种的山形石均偶见有切底现象,这虽然是一种无奈的加工,也反映出这些石种的皴理确实非常有特色,以至于赏玩者惜时如金。不管是小中见大还是大中见小,景观石归根到底就是给人带来大自然真山水的体验。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点个“赞”,再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