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图片 >> 正文 >> 正文

试论中国园林的山石之美

来源:园林 时间:2023/10/20

山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环境。如果你们读过《周易》,你们就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实际上,山水与我们而言,并不只是我们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实体,还是我们精神寄托的地方。在魏晋,尤其是南北朝时代,山水已经变成了审美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可以让山光水色一直在自己身边,中国文人留下了很多山水诗、山水画以及山水园……,而且这种现象渐渐的发展成为中国艺术的特色之一。

在中国的园林里面,如果你要造景是离不开山水、泉石的。在那些皇亲国戚建造的不同规模的宫苑当中,它不仅有山水而且还有泉水,而且水泉往往都是有联通渠道的,石也可以相互映衬。

中式园林的庭院里不仅仅有高高耸立的石峰,而且还有随意放置的石块,还有各种石块叠起来的,每个形态都不同的假山。而且这种设计使得它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可以容纳体量较大的山水。

那么园林的设计者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他们就会用泉石,或者用泉石代表山水来装饰庭园。

所以说观石品泉本身就有游山玩水的性质,可是这种类型的游园属于静观神游,不属于动观实游。中国园林的盆景艺术在这个事情绝对是这种象征性山水的最典型的替代品。

中国人为什么对于山石的审美这么看重呢?这种文化心理的渊源是出于哪里呢?它又是怎么折射,反映到园林艺术里面的呢?如果我们寻找原因,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一、“女娲补天”的故事

“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在我国也是流传了很多年了,它不仅仅说明了我国祖先想征服自然的愿望,还说明了在祖先在幻想中把自然物变得神化而且开始崇拜的原始意识息息相关。

我国先民认为,山是有神性的,山就是神在人间居住的场所。

石是金、木、水、火可以存在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类生存一定要有的一个元素,在万籁霜天的古代,石肯定也在人的精神与心理上产生影响。

因此“女娲炼石补天”的童话与“有灵论”的意识一起,在中国古代文化心理的长河中慢慢沉淀,而且以不同的形式显示出来。

二、自然环境渐渐的对世人产生了影响

我国地大物博,山石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山海经·五臧山经》中记载的四百四十七座山里面,大多数的山都可以产出矿物玉石,而且它产出的矿物玉石的种类有很多种。

大部分的石头产地,还有石头的各项优势,都为石头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单单是《云林石谱》就记载了一百多种石头。

《园冶·选石》当中也记载了太湖石、宜兴石、英石……十多种种类各异的石头。而之所以它们种类不同,就是因为它们的生成的环境不同。它们的形态和质地会带给人不同的美感。所以,石也有高下的分别。

在石头的家族谱系中,白居易把太湖石品分为了最上等写在了《园冶·选石》这一篇。

这篇文章就是对太湖石的外观以及成因,用途……所作的评价,而且说出了它的价值:那些体量高大的太湖石被应用在园林之中,特别是江南的园林,这是因为江南距离石头原产地近的原因。

后来北方造园也在江南购买太湖石,而且数量非常庞大,这些石头中最出名的就是宋微宗年间的“花石纲”。

因为这些原因,太湖石变得非常有名。在园林里面,不仅仅太湖石,而且还有石英石、黄石、石笋……。

三、凝具在内的审美属性

古代的石头之所以有审美价值,就是因为它是天然形成的,所以说它与骨的内在特性有很大关系。

古代石头的形体,虽说非常奇怪,不可描述,可是它们的形成原因都是因为风吹浪打,日晒雨淋,经过了多年的磨砺才生成的。

换句话说,它的设计者是大自然,说是鬼斧神工一点的不过分。石头非常坚固,一些怪石名品本身的历史就已经足够悠久了。

所以说,在中国人的作品中,总会把“石”与“古”二个字联系在一起。

名石表现出了造物者的巧夺天工,这里面含有丰厚的历史意蕴,具有“古”的文化品格。

我们完全可以说,这种园林审美现象,或者说人们面对奇石名品,往往会让人产生怀古之思。

当然怀古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的人会想到它是如何形成的;有的人会把它跟历史上的某一个名人联系起来,有的人会在观赏石上刻下古题沉思良久。

正像人都不可以没有骨,园林也不可以没有石。园林里面的石,不仅可以观赏,而且还可以当做构园之材。

四、表现于外的形体之美

1.瘦——石并没有肥瘦之分

石头是没有肥瘦的区别的,这跟人们对人的形体美的评价如出一辙。

石头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淑女,或者高洁傲岸的君子。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里面,符合“瘦”这个形容词的名石也非常多。

2、“透”“漏”——关于“透”和“漏”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可是它们两个非常相似,有相通的地方。

首先我们从它其形成的难易程度分析,能行成一个孔穴相通的石头是很难的,它的美学价值跟其他石头相比也会更高。“透”、“漏”讲的都是石的美学属性。

苏州狮子林里面就有一个景石,石块厚重,边缘凹凸不平,在圆润曲折之中又可以体会到石头的坚韧,这个石头上还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孔”,视线可以通过,这就是石头的“透”之美。

这就是苏州留园里面赫赫有名的冠云峰,冠云峰“身体”上的孔穴很多,只要阳光照耀,会呈现出非常强烈的空间感。在石头的最上面也有一个“石孔”这是这块石头的精华。

与狮子林的景石比起来,冠云峰综合了“瘦、透漏、皱”结合到一起的特点。那么它有多高的审美价值呢?你只看它位于留园三大名石之冠也就明白了。

石的“透”“漏”形成的孔使得沉重、坚固的石头变得更加灵动、气息流通,这就使得石头的形体不仅有形,而且有神。

在我国古代园林史上,这两个美名兼得的名石也有很多,就比方说上海豫园的“玉玲珑”。

这个石头可是在宋代“花石纲”的基础上形成的奇石,这个石头高度可以超过一丈,形状就像千年灵芝,它的整个身体都是孔穴。据说,你在下半部的孔穴里面点一炉香,上面各孔穴都会有青烟冒出。

如果你在上半部孔穴里面倒一盆水,下面各孔穴就会出现朵朵水花,这就是“透”“漏”的妙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处园林才会专门给这个石头建造了“玉华堂”,意思就是美玉中的精华。

、皱——“皱”的意思很明显,从来没有过多解释

实际上如果我们想研究它更深层次的的审美内涵,还应该跟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皴法联系到一起。

皴的意思就是皱,皱也就是皴。在园林里面,皱的意思是石面上的凹凸和纹理。

从石头的角度分析,“皱”的功能就是“开其面”,也就是破囵之体,去平面之态,这样就可以使面层棱起伏,有很漂亮的纹理。这种石上受光面有很多变化,色调也会很丰富,这样就可以吸引游客的目光,从而达到耐看,有趣味的效果。

4、丑——“丑”与美要对比而言

郑板桥在他的作品里提了一个“丑”字,而且把“丑”和“雄”“秀”放在一起相提并论,足以看出他很有见识。

所以说,石头形状的“丑”,实际上的意思指的就是石头的不对称均衡,又不符合比例的一种奇特而又震撼人心的美,一种让人震撼的美。在外观上,丑石总共有四个特点“雄、秀、奇、怪”。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石头的美感不仅有我们上文说的这些特点,还有很多其他的特点,在这儿我们就不多做论述了。

最后选石,掇山变成了中国古典园林里面重要的技法之一。这一点在《园冶》中就有所记载,尤其是山、石篇详细记载了搬山、选石。这一部分记载了16种特殊的石头,也就是说,山石对园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山石在园林里面,既是一种可以起到装饰作用的目的,同时它又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园林的象征之一。

这种“有意味的形式”,具体指的就是外形由“瘦、透、漏、皱、丑”为特征的的石和由石堆叠而成的假山。

人们通过观赏山石,可以想象到山川自然,进而可以跟神灵对话,亲近自然,最后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这也许就是中国园林喜欢用石头装饰的原因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