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园林 >> 园林图片 >> 正文 >> 正文

祠堂园林肃静端庄的园林风格

来源:园林 时间:2023/2/23
北京治皮肤科好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祠堂起源于氏族社会逐步解体之后,是由同一个祖先所生、自成系统的血缘亲属与地缘组织统一而成的宗族组织,宗族通过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来体现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则,显示宗族至尊的族权。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现实生活的短暂,才使古人认真思考身前身后的问题。

宗族建祠堂实际上蕴含着古人两层含义,一是期盼上天庇护先人灵魂,同时希望先人能够保佑宗族,祈求祖先护佑,成为古人心灵的渴求。

二是祠堂记录了宗族先人的伟业丰功,期望以此来激励后人追奉先人。如毛泽东主席故乡的毛氏宗祠对联“注经世业,捧檄家声”,就表达了要毛氏后人传承读书注经、温文儒雅的家风的愿望。

祠堂园林的发展历史

汉代正式出现祠堂的名称,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堂。完善的宗祠系统,是在明清中期以后才开始出现,明嘉靖年间“许民间皆联宗立庙”。清代,祠堂已经遍及全国城乡各个宗族。如赵翼所说:“今世士大夫家庙皆曰祠堂”。

祠堂园林作为供奉先贤、先祖的祠堂,其布局规程,俨然有序,肃穆庄严。但也有一些祠堂是由其他类型的建筑改造而成的,因此,其建筑艺术成就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其中的佼佼者当属祠堂园林。

祠堂园林指的是由以欣赏、居住为目的的园林建筑改建为以祭祀、供奉先贤为目的的祠堂。虽然以祠堂为概念,但是以园林为实体。

祠堂园林的建筑审美风格方面,南北各不相同。如建于北魏前的山西太原的晋祠,是中国最大的祠堂园林,祠内有几十座古建筑,环境优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完美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建于清代的江苏惠山地区的王恩绶祠,吸取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有极强的审美观赏价值。

著名祠堂园林

晋祠

正所谓“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位于山西的晋祠作为现存最早、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祠堂式古典园林,浸润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山西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晋祠为晋国宗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占地面积余万平方米。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尊、碑刻块、铸造艺术品37尊。

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是晋祠的主体建筑,为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创建于北宋天圣元年(公元—年),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殿内宽五间。

圣母殿

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是全国建筑实物中木雕盘龙柱子最早的实例。殿内采用减柱法,共减去12根内柱,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的屋架,扩大了室内空间。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42尊侍从分列龛外两侧,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字。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晋祠流水如碧玉。”

难老泉

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周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茂盛葱郁,位于圣母殿北侧,原本有两株,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只剩一株。

周柏唐槐

该树树干粗壮,需数人才能合围。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位于水镜台前,是晋祠古树中最繁茂的一株。每到春夏之季,树绿荫浓。

晋祠现存碑碣中,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和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石刻》最为珍贵。

《晋祠之铭并序》

《晋祠之铭并序》碑制于唐贞观二十年(公元年),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是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开创了中国行书碑文之先河,是一部研究探讨盛唐时期的政治、文化、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的珍贵的“石史”。此外,寺内还保存有宋代铸造铁人、铁狮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雕塑、书法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作为现存规模最大、跨越时代最长、保存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祠堂式古典园林,晋祠是一座艺术殿堂、一座中国古典园林博物馆、一处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更是连接过去、当下、未来的传统文化中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