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是个大型繁复的、以静态为主的综合艺术系统。它几乎拥有一切艺术门类的因素。这个综合系统工程包括:诗或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以及建筑、工艺美术,盆景等,另外,还有音乐、戏曲等。它们相互包容、相互表里、相互补充、相互生发,建构着一个集萃式的综合艺术王国。中国古典园林的这种艺术综合性与中国人特有的中庸思想和文化上的中和现象有关。
“中国造园首先从属于绘回艺术,既无理性逻辑,也无规则”,“一座中国园林就是一幅三维风景画,一幅写意中国画”(童高《童高文集》)。中国画与中国古典园林有着不解之缘,尤其是山水画对园林的影响更为直接、深刻。两者的创作道路相同,造园从立意构思到具体技法都全面借鉴于绘國,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兴起于宋代的文人画又是促使园林创作,尤其是文人园林创作由写实转化为写意手法的主导因素。文人画的纯写意的画风被借鉴于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成为写意山水园确立的契机。
1.文人写意园的发展轨迹
文人园林萌芽于魏晋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宋代,文人园林成为私家造园活动中的主流,并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同时其影响还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元明清时期,文人写意园达到成熟,占中国造园的主导地位。在这过程中,山水画、文人画的发展对其成长起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2.文人写意园的风格特征
(1)祟尚自然
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形成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迫求天道,重在探求人的生命与自然和谐之道,道家主张“以人合天”,提出“法自然”、“法天贯真”。“天人合一”精神贯穿了我国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是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原理,也是中国造园艺术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师法自然、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2)写意手法
写意,是中国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中国园林艺术的独特性也正是写意的。受文人画及禅宗思想的影响,文人园林立足心性,以壶中天地,在有限空间容纳片山勺水、举石数竹的典型景物,达到心物相应、情景交融的境界,表现诗画意境之美。这种马意手法尤其在叠石造山上得到了最典型的表现,发展了“一拳代山,一勺代水”的写意风格。
3.意境的创造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中国诗、面艺术都+分强调意境,绘画重写意、贵神似。文人写意园由于其与诗回的综合性,意境的蕴涵远比英国和日本的风景式园林要广而深。追求表现形外之意、像外之像,是中国文人写意园最大的特点。
(1)题材
文人写意画借助山水、林石、花竹、禽鱼,状物言志,抒写画家的主体情致。这类题材又是园林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运用比、兴的手法,文人写意园通过这类物质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情意。
(2)文心
文人國通过在画上题跋以及给予画以诗意的标题,来渗透文学趣味及加强绘画的审美因素。园林中的匾题和对联既是表现“诗情”的主要手段,也是文人参与园林创作、表述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
(3)经营位置
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而达到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情与交汇,意与象通”的。中国画与园林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构成意境的原理是相通的。同林空间的经营首先要从“意在笔先”开始,然后再经营主从关系,、亏蔽最深、虚实相生曲径通幽等,构成如画的最观,产生园林意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0101.html